中新社連云港八月二十三日電 題:蘇北有座“抗日山”
作者 韓佳利 王菲 林霆
抗戰(zhàn)爆發(fā)四周年(一九四一年七月七日),中國的蘇北抗日根據(jù)地就開始建設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園,一九四二年七月七日落成。八路軍山東軍區(qū)在這里舉行落成典禮,公祭抗日烈士。這就是著名的蘇北抗日山烈士陵園。
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前夕,記者專程來到中國唯一一座以“抗日”冠名的烈士陵園——享有全國“八大紅色經典景區(qū)”之稱的連云港抗日山烈士陵園,緬懷那些為了抗戰(zhàn)勝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們。
拾級而上,遠遠望去,抗日山上高大的烈士紀念塔雄踞山頂,矗立在藍天白云下。塔頂一位抗日將士舉槍高呼,威武雄壯。烈士紀念塔、紀念室、紀念碑等建筑依山而建,莊嚴肅穆,帶有深深紋理的青石臺階把八個建筑物分布的錯落有序,構成了一個博大而又精致的建筑群落。
抗日山烈士陵園內安葬著八路軍、新四軍烈士三千五百七十六名,墓碑上刻著他們的英名,從軍區(qū)司令,到機槍射手,到火燒陽明堡機場的壯士。陵園內陳列著國內革命烈士的墓碑、國際友人紀念碑,國民黨愛國將領朱愛周烈士英勇抗日的事跡也展示在紀念館內。
抗日山烈士陵園由紀念塔、紀念亭、紀念堂、紀念碑、烈士冢和東西墓群構成,一九四二年建成時羅榮桓等參加了落成典禮,八路軍中的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在塔身上書寫了塔名。一九八九年被中央政府定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步入陵園,雄偉的紀念碑尤為奪目。東碑有陳毅題詞“浩氣長存”,西首碑是陳士榘題詞“英靈千秋”,中碑是小沙東海戰(zhàn)烈士冢,冢內安葬彭雄、田守堯等烈士,當年十六位八路軍團以上干部曾與日軍在小沙東海面遭遇并發(fā)生血戰(zhàn),全部壯烈犧牲;第四坡段上建有波蘭記者漢斯·希白的圓錐形紀念塔,高五點一米,上有時任山東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華的題詞。
一九四一年三月,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與山東縱隊二旅聯(lián)合展開贛榆戰(zhàn)役,殲滅日偽軍一千六百余人,擴大了濱?谷崭鶕(jù)地。濱海軍民在勝利之時更加懷念犧牲的勇士,因而準備建立“抗日烈士紀念塔”。教導二旅政委符竹庭親自踏勘選址,最后選中贛榆縣西部馬鞍山巔。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符竹庭在敵寇報復“掃蕩”中壯烈犧牲,年僅三十一歲,遺骨就葬在了這座陵園里。為了紀念他,江蘇省贛榆縣曾更名“竹庭縣”。
一九四四年七月七日,原來偏僻荒涼的馬鞍山更名為“抗日山”。濱海區(qū)軍民在這里舉行五千人大會,為抗戰(zhàn)七年來犧牲的烈士舉行公祭。
如今,每年清明期間,蘇北、魯南等地數(shù)十萬干部群眾都會自發(fā)來到抗日山烈士陵園,瞻仰先烈,憑吊忠魂。紀念館內展示了許多真實歷史照片和實物,記載了淮海地區(qū)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跡,
抗日山——抗日英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一座歷史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