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xué)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 片 庫|圖 片 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新聞浮世繪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公祭完武則天再祭誰

2006年08月18日 07:42

    三月十八日,中國中部旅游交易會再現(xiàn)女皇武則天賞牡丹情景,推介洛陽旅游。首屆中國中部(河南)旅游交易會十七日在河南鄭州開幕,各地旅游界代表都帶來展現(xiàn)各自特點的精彩文化節(jié)目,以吸引民眾。 中新社發(fā) 慎重 攝



 

     中新社發(fā) 錢興強 攝


  9月1~3日,四川省廣元市將舉辦2006中國·廣元國際女兒節(jié)暨國際鳳舟節(jié)。在此期間,廣元市將首次公開祭祀1200多年前出生于此的武則天。(《華西都市報》8月16日)

  對于近年來各地節(jié)慶儀典的泛濫,公眾早已是見慣不驚了。對于廣元急切尋找歷史地標和文化代言者的心理,觀者固然保持一定程度的理解,可將武則天作為文化公祭儀典的主角,則頗可商榷。

  對歷史先人和先賢的公祭,在我國的文明傳承中淵源流長,但這并不意味著被公祭的對象,可以信手拈來、或被鄉(xiāng)土與族群文化“拉郎配”。恰恰相反,我國歷史上的公祭儀典,無一不有著特定的文化淵源。規(guī)模較大的公祭儀典約可分為三類,以原始信仰為主導(dǎo)或是帶有宗教烙痕等價值取向的祭典,如祭天祭地祭神等,隨著社會文明的進化,此類祭典業(yè)基本已被現(xiàn)代文明所淘汰。以封建統(tǒng)治者對族裔先人的“王道化”、政治性祭典為代表,此類儀典更是早已被歷史摒棄,成為風化的帝制遺容。傳承最為久遠,并在近些年再度繁盛的祭典形式,則是寓含對先賢和文明敬悼、追慕之意的人文型祭典,比如傳襲了數(shù)千年的祭炎帝、祭黃帝、祭孔等。

  很顯然,廣元所要公開祭典的武則天,更多是一個帶有濃郁政治色彩的歷史人物。從文化世俗的角度看,她和她演繹的歷史有著一定“傳奇性”,但涉及到具有歷史認知和文化導(dǎo)向作用的公開祭典,則顯然不可以“傳奇”或歷史娛樂化作為賣點。

  如果武則天可以被大張旗鼓地公祭,那么,和她一樣可以有著“歷史名人”的身份能享公祭大禮的封建帝王,將不知有多少。他們的祖裔和出生地遍布海內(nèi),各地是否都可以對這些“豐厚”資源廣加利用?如是,煙熏繚繞的帝王“陰風”只會令當代文明蒙昧和迷茫。

  必須注意的是,以祭典、節(jié)慶、歷史遺跡開發(fā)為代表的文化傳統(tǒng),在許多地方有被“山頭化”、濫俗化、逐利化、工具化的傾向,成了任人打扮、隨取隨用、招之即來的道具和木偶,目的異化成了手段,文化的尊嚴與價值,已隨之層層消解。(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陳陽)


關(guān)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wù)】-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wù)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