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20日電 今年是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45周年紀念,4月12日也是美國航天飛機飛行25周年紀念。臺灣《聯(lián)合報》近日刊載長篇報道,回顧了進入太空的美國宇航局4名華裔宇航員的探險足跡。
文章摘錄如下:
回顧美國20世紀鼎盛的國力,登陸月球可謂一座耀眼的里程碑,有目共睹的是:美國的興盛有賴科技,而科技的發(fā)展包涵了無數(shù)華裔人士的貢獻。就以太空行業(yè)而言,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唐鑫源博士所研發(fā)的貝塔纖維制作的宇宙飛行服,構成人類登月畫面,還有支持太空出勤任務的地面控制中心,及航天業(yè)中無數(shù)的華裔科技工程人員,他們都是幕后的工作者。
美國進入“航天飛機”階段,華裔除了“幕后的工作者”,還出現(xiàn)“前臺英雄”;在宇航員團隊之中,先后有四位華裔菁英獲選執(zhí)行征空任務,他們依序是:王贛駿、張福林、焦立中和盧杰。
由于宇航員不僅要科學素養(yǎng)深厚,執(zhí)行征空任務時應付千變萬化的狀況,平日也經常前往各級學校、公私機構說明太空計劃,儼然社會楷模,所以甄選的標準嚴格。自1959年設置宇航員團隊以來,每隔一年招收一次新血,每回都逾兩千人報名參加,約錄取20人。
宇航員培訓中心的學員共分成四類:第一類是飛行員宇航員(Pilot Astronauts),結業(yè)后分發(fā)為太空任務的駕駛或指揮官;第二類叫任務專家(Mission Specialist Astro-nauts),他們在指揮官的領導之下,協(xié)調艙內作業(yè),或從事科學實驗,或到艙外作太空漫步;第三類是酬載專家(Payload Specialist Astronauts實驗載荷專家——中新網(wǎng)注),他們通常都是科研工作者,或從私人研究機構、企業(yè)所借調,也無須是美國公民,像來自歐、日、中東或加拿大的宇航員皆屬于此一項;第四類稱為太空飛行的參與者(Spaceflight Partici-pants Astronauts),和前三種相比,這一類的人數(shù)較少,例如教師,美國航天局希望來日能有媒體記者也循此,參加太空任務。
首位華裔宇航員王贛駿博士
王贛駿一馬當先
1983年美國宇航局啟用女性和非洲裔進太空,1985年第一位華裔宇航員王贛駿(Dr. Taylor Wang)以第三類酬載專家的身分乘挑戰(zhàn)者號升空,當時他在加州噴射推進器實驗室工作,以借調的客卿方式參與太空任務。他不僅是第一位炎黃子孫進入太空軌道,也是第一位在太空艙內完成自己所設計物理實驗的科學家(滴液動力實驗)。
事后他接受臺灣的邀請訪臺四日。當王贛駿返回母校臺灣師大附中,出現(xiàn)了五千人的歡迎場面,王氏宗親會并由聯(lián)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先生替他開了中堂,名副其實地光宗耀祖!由于這次訪問,臺灣島內居民對他比較熟悉,目前王贛駿執(zhí)教田納西州的范登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任職該校微重力研究中心主任。
保持7度升空紀錄的張福林
張福林七度升空
四位華裔之中,保持7次升空紀錄的張福林(Dr. Franklin Chang-Diaz),1995年他曾在接受筆者訪問時表示,“祖父曾跟隨孫中山革命,失敗而亡命海外,自廣東省前往哥斯達黎加安身立命”,1967年張福林完成初中教育,只身投靠定居美國東北部的叔父,十年后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漿應用物理的博士學位,對于離鄉(xiāng)背井的小留學生而言,這段靠獎學金念完博士學位的過程,即代表了一種不平凡的人生奮斗成果。
1980年他入選宇航員的培訓計劃,一邊還在麻省理工學院帶頭從事電漿Plasma火箭推進器的研究,后來這個實驗室遷移到休斯敦太空中心,免去張福林的南北奔波之苦。他解釋:電漿火箭推進器是由氫子電漿作燃料,這項科技采用歐美日俄合作“熱核子融合”的計劃,該電漿火箭推進器的最大優(yōu)點是能縮短太空任務的時間,把人類探訪其它星球的計劃變得愈來愈接近事實。他在上世紀90年代便取得標準局所核發(fā)電漿火箭推進器的觀念和操作的兩項專利。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