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中參加過上甘嶺戰(zhàn)役的重慶老兵胡金海,正與子孫們享受天倫之樂時,卻被當作“烈士”50多年。前日,家住巴南區(qū)李家沱的胡金海得知華中科技大學的志愿者們正在為他這名“客死異鄉(xiāng)”的“烈士”尋找親屬時,既驚詫也感動。胡金海還透露,如果身體許可,清明前他將去赤壁為那些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和“自己”掃墓。
“烈士”接到尋親電話
“你是胡金海的家屬嗎?我們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志愿者,你的親人胡金海1953年12月在抗美援朝中犧牲后,葬在湖北赤壁市洋樓洞烈士墓中(位于第10排第10號)。50多年來,一直沒有親人去掃墓。我們幾經(jīng)周折才找到你們……”
前天,家住巴南區(qū)李家沱橋南村的胡金海接到電話時,驚詫不已,自己在抗美援朝中上過前線,但沒有受傷,怎么成了烈士?這時,對方還將墓碑上記錄的詳細資料告訴了他:墓主胡金海,第12軍35師104團8連戰(zhàn)士,四川江津(現(xiàn)劃歸重慶)高歇鄉(xiāng)人。1953年犧牲,犧牲時22歲,并被批準為革命烈士。
懷疑是資料被轉錯
“肯定是搞錯了”。胡金海說,部隊打仗時,首長要求戰(zhàn)士們都輕裝上陣,個人物品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齡、家鄉(xiāng)地址、血型、所在部隊等資料的卡片都在衣袋中。誰犧牲或負傷了就將這些東西往后方轉交,當時可能是因為善后人員把我的物品和資料,當成其他犧牲戰(zhàn)友的資料轉到國內(nèi)。
胡金海1955年復員回家后,被安排在重慶家具五廠工作,直到1991年退休。志愿者沒有想到尋找烈士親人,卻找到“烈士”本人。
大學尋找烈屬發(fā)現(xiàn)“驚喜”
昨日,華中科技大學團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解放初期,羊樓洞村曾經(jīng)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7預備醫(yī)院所在地。在1951年至1956年這5年間,曾有6批共1200多位傷病員由戰(zhàn)場或其他醫(yī)院轉到這里接受救治。這些傷病員大多是在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負傷的,其中142人相繼于1951年10月至1955年2月長眠于此,他們?nèi)勘蛔氛J為革命烈士,安葬在羊樓洞村的土地上。然而,許多烈士的親人至今還不知道他們的下落。
為了幫助這些長眠于此的無名英烈找到親人,他們組織了“志愿者尋親”活動,今年寒假期間,華中科技大學與全國多家媒體聯(lián)手,派出460名大學生志愿者奔赴到全國22個省市,尋找當年因傷因病犧牲在赤壁市洋樓洞原67預備醫(yī)院的142名烈士親人。
該校劉德一等6名同學,在四川、重慶兩地通過6天的艱苦尋找,終于查找到與胡金海有關的信息。
老人曾參加上甘嶺戰(zhàn)役
“雖然我沒有死,但也幾次和死擦肩而過。”昨日,記者見到胡金海時,老人精神矍鑠。他回憶起抗美援朝的歲月時依舊感慨萬千。
老人參加過上甘嶺戰(zhàn)役,他說,在金城狙擊戰(zhàn)中,他親眼目睹敵機上扔下一批燃燒彈,炊事班的12名戰(zhàn)士全部燒死。接著一顆1200磅的炸彈落在自己身邊。心想自己這下肯定完了,還好,這是一枚啞彈,他躲過一劫。還有,在第五次戰(zhàn)役中,他背著一桶水下山,突然敵軍的一顆子彈從他肩膀擦過,水桶給打穿了,帽子也被打落在地。
老人將去湖北為老戰(zhàn)友掃墓
回想起犧牲的戰(zhàn)友連其親屬都不知道下落,尤其那個犧牲了的戰(zhàn)友連名字都沒有,胡金海感到心酸。
老人小心翼翼地從抽屜里拿出一枚“和平萬歲”的像章動情地說,在那個年代他們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人們依舊沒有忘記那個特殊的年代,還在為那些客死異鄉(xiāng)的英烈尋找親人,他感到欣慰。老人透露,如果身體允許,清明前,他將去湖北為那些沒有找到親人的烈士和“自己”掃墓,也算是了卻一樁心愿。
赤壁市烈士墓還有兩個重慶人,別叫牟子林、戴文成。據(jù)悉,這個墓位于湘鄂贛交界的赤壁市羊樓洞村茶山上,是赤壁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余法海老人最先發(fā)現(xiàn)并通過他向外界披露出來的。
昨日,記者電話采訪了余法海,余說,這個墓群中還有兩個重慶人。一個叫“牟子林”,碑上載明:四川萬縣人(現(xiàn)重慶萬州區(qū)),1949年入伍,636團2營4連,副排長,1954年6月21日犧牲。還有一個叫“戴文成”,男,重慶,1949年入伍,21兵團炊事員,1952年3月7日犧牲,享年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