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失掉惻隱心了嗎
——從“車禍現場打牌”及由此引起的爭論說起
這是一張消耗了網民頗多口水與板磚的照片。照片上,幾位乘客在高速公路車禍事故現場附近支起了攤子打撲克,等待事故處理完畢道路疏通——10月5日《新京報》報道:10月3日早晨,河南省洛陽市西南環(huán)高速公路發(fā)生車輛連環(huán)相撞事故,造成3死7傷和20多輛機動車報廢或受損,高速公路西半幅因此中斷行車2.5小時,因此,便出現了“乘客支攤打牌”的一幕。
俗話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在3死7傷的悲劇車禍現場,竟然支攤打牌娛樂,按照我們的傳統(tǒng)道德,難免要遭受“人心冷漠”的一番譴責。但也有相當多的人表達了迥然不同的觀點,甚至指責記者的報道是一個錯誤的導向,“打牌不錯,發(fā)稿的人心態(tài)有問題!”
“支持”方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充分的論證:比如說,打牌的三人中有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太,高速路上車禍救護,需要很專業(yè)的技能,既然幫不上忙,何必上前去添亂?既然等著無聊,難道非要幾小時在那里“肅立默哀”,就不能有點自己的“活動”?再說,并不是沒有人去救援,如果在一般的公路上,除了受傷的也就他們仨而不去救援,那該全人類譴責,現在不是那情況;還有人引用“親人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古詩,來證明這種表現完全是古已有之的“人之常情”。
綜觀兩方觀點,要害的分歧點在于:一方認為,面對悲劇,人應該有惻隱之心;另一方認為,不能用惻隱道德去苛責他人;比起所謂的惻隱道德,苛責他人更讓人討厭。就本質而言,爭論是傳統(tǒng)道德與反對傳統(tǒng)道德約束之間的拉扯。在我看來,兩種觀點都有很深的根源與社會基礎,嘗試去裁斷誰對誰錯,注定是一種徒勞,所以,我們必須嘗試換一種“多元的眼神”去審視。
惻隱心,作為一種道德倫理,的確需要我們大力倡導。但有一點得明白:凡道德領域的事情,永遠也無法像法律那樣,對誰能具有強制之力。他們的行為違反了社會倫理,當然可以經受輿論的評判,褒揚與譴責,都是一種自由。
另一方面,這種道德譴責,也必然會遭遇一些懷揣“現代理念”者的抵觸。在張揚個人權利、強調群己權界的當下,必然會有人用這些邏輯去辯護。于是,我們就看到了前面的“打牌有理”論。坦率地講,在網絡語境中,“有理論”頗是占了一些上風;于是,落于“下風”的另一方便尤其感慨:世風澆漓,人心日下,這是些什么人,這是個什么世道!撕扯便越發(fā)脫離了互相認同的軌道。
價值多元的時代,有觀點分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問題在于,正因為多元,每一“元”便常常會格外賣力氣地扯嗓子證明自己這一“元”是“唯一正確”,甚至走向極致,拒絕和解。由法律兜底,避免人過分逾越人性底線;由道德搭梯子,倡導人不斷形成更高境界,二者共同撐起的空間,才是一個常態(tài)的社會。價值多元的時代,我們便尤其需要有支撐長久多元的“和解”智慧。
比如說,強調人之權利不被道德苛責所綁架,這沒有問題,但只能說你可以“理解”老頭老太太無聊中打牌解悶,卻不能將“理解”說成“認同”、“褒揚”甚至“叫好”,好像此時此刻唯有打牌才更符合正常的人性似的——警惕“偽君子”沒有錯,但你不能倡導大家都去做“真小人”。同樣的,看不慣車禍現場支攤打牌的行為,譴責本身也沒有問題,倡導大家多一點惻隱心也沒有問題,關鍵是不能打棍子、戴帽子,“冷血動物”之類的桂冠,還是少派發(fā)的好。
車禍慘劇的現場,有乘客支起了攤子打牌,這事的確讓人感覺“怪怪的”,卻不必上升到“中國人失掉惻隱心”的高度上,非要用這么一張照片搭起一個比武臺,然后鉚足了勁上去廝殺,按照“敵我矛盾”拼個你死我活,這樣的事兒豈不是更為怪哉?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