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四月四日電 題:又到清明祭祖時(shí) 三代人看法方式各不同
作者 索有為 李嘉琦
今天是清明節(jié)正日,廣州市民紛紛扶老攜幼來到銀河公墓、廣州火葬場等場所祭奠先人。由于不同年齡段的市民對祭祖有著不同的看法,也就有了各自明確的分工和方式。
家住西關(guān)、年過五十的陳先生,不避人車扎堆,攜同母親與太太、女兒,一大早來到火葬場祭祖。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祭品都一切從簡。唯一不敢馬虎的是婆婆千叮萬囑的紙?jiān)。”陳太向記者介紹,“兩天前,我到仁濟(jì)西路的紙?jiān)诌x購祭品。不過一米寬的小巷,堆滿各樣‘豪宅’、‘衣裳’和冥幣。過道上擠滿了四五十歲的師奶和老人!
站在一旁的陳老太已有八十高齡,硬是要在孫女?dāng)v扶下過來探望老伴。陳老太說:“不給老伴燒上些東西,我的心里總不踏實(shí)。”
“以前的生活雖然不及現(xiàn)在好,但拜祭祖先卻要講究得多。省吃儉用也得把錢預(yù)留下來,給祖先獻(xiàn)上最好的。”陳先生回憶起十多年前隨父母去拜山的情形:“上山后,我們會(huì)拿出鐵鏟除雜草,燒完紙錢就放爆竹,最后啃甘蔗,將蔗渣丟于墳前,F(xiàn)在好些習(xí)俗都被刪減,但有些傳統(tǒng)的東西應(yīng)該保留下來。”
對父母為祭祖的事忙里忙外,還有奶奶對燒紙?jiān)返膱?jiān)持,剛上大學(xué)的女兒表示理解。但她更愿意選擇花祭、海祭甚至是網(wǎng)祭這些漸漸流行的悼念方式。
她說:“我前兩天剛參加了一個(gè)悼念港劇《學(xué)警狙擊》中‘臥底警察’的網(wǎng)祭。只需移動(dòng)鼠標(biāo),就可以為其送祭品、花圈,我覺得這種方式挺好。”
擺上燒豬、水果、酒、紙帛,點(diǎn)上香,青煙裊裊上升著,一家人向先人深深鞠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