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

文明的坐標(biāo) | 國際博物館日:我在沈陽故宮裱字畫

每一座歷史悠久的博物館,除了有巧奪天工的文物,背后還有一批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fù)專家,他們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堅(jiān)守,磨煉出精湛的修復(fù)技藝,使大批中華文化瑰寶重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國際博物館日,走進(jìn)沈陽故宮博物院保管部書畫裝裱修復(fù)組,看裝裱師巧手匠心“喚醒”古老文物。

分享到:
圖文滾動(dòng)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05-18 08:50
    每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除了有巧夺天工的文物,背后还有一批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专家,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磨炼出精湛的修复技艺,使大批中华文化瑰宝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国际博物馆日,走进沈阳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书画装裱修复组,看装裱师巧手匠心“唤醒”古老文物。
  • 中新网记者韩宏
    2022-05-18 11:04
    各位中新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中新网记者韩宏,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我们在沈阳故宫为您带来现场直播。大家平时在博物馆中看到的书画作品是如何进行装裱的呢?运用了哪些传统工艺呢?今天的直播将带大家走进沈阳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书画装裱修复组,揭秘装裱师傅们装裱名人字画的过程。
  • 中新网记者韩宏
    2022-05-18 11:23
    这是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类文物装裱工作的首次直播。同时,本场直播也在日本华侨报、欧洲时报、菲龙网、新西兰格局传媒、阿根廷华人网、奋韩网、1688澳洲新闻网、缅甸《金凤凰》报、国际日报-鹿见寰宇、《少儿侨报》等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同步播出,受到海外网友的关注。
  • 中新网记者韩宏
    2022-05-18 11:34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镜头去工作室里看看吧。今天我们邀请到沈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杨志强老师为大家进行讲解。
  • 中新网记者韩宏
    2022-05-18 11:36
    托心是裱画最重要的步骤;杨老师介绍了托心过程中运用的工具和材料,如调制好的糨水如何配比,需要用到哪些刷子,每个刷子的质地、用法和效果有什么独特之处,还展示了托心好的作品如何上墙等待自然干燥。
  • 中新网记者韩宏
    2022-05-18 11:41
    杨老师介绍了镶活是如何操作的,如宣纸、绢等都有特殊性,不同的书画作品有不同选材搭配,还展示了镶料准备的部分过程。
  • 中新网记者韩宏
    2022-05-18 11:45
    现在展示的是覆背,这一过程有哪些特别之处?如何实现画作的平整舒展,有哪些技巧?
  • 中新网记者韩宏
    2022-05-18 11:47
    老师正在介绍如何砑光,这一过程中为什么要打蜡,运用的工具砑石有什么特点;上天地杆对配杆的选材有什么讲究。
  • 中新网记者韩宏
    2022-05-18 11:53
    大家可以看到一件书画类作品的装裱需经历数月,需要装裱人长时间站立、弯腰,耐心、细心、恒心缺一不可,如此“寂寞”且考验定力的工作很多装裱匠人一干便是一辈子。在博物馆日这一天,向每一位在幕后默默工作的匠人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感谢杨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专业详细的讲解!那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我是中新网记者韩宏,感谢各位的收看。
  • 中新网报道
    2022-05-18 11:55
    本场直播到此结束,感谢观看,再见!
  • 没有更多内容了

相關(guān)直播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 评论
8人参与,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2022年6月19日 14:44 180****92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网友]

涨见识了

来自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diǎn)。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