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

第五屆中國國際進(jìn)口博覽會(huì)-第四次工業(yè)革命與智慧出行論壇

11月6日,由聯(lián)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投資和技術(shù)促進(jìn)網(wǎng)絡(luò)、中國國際進(jìn)口博覽局、國家會(huì)展中心(上海)和中國新聞網(wǎng)共同主辦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與智慧出行論壇”舉行,圍繞“智慧引領(lǐng) 重塑未來”主題,匯聚各方之力,為智慧出行提供多元解決方案,為行業(yè)健康發(fā)展貢獻(xiàn)堅(jiān)實(shí)力量。

分享到:
圖文滾動(dòng)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4 12:08
    11月6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网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举行,围绕“智慧引领 重塑未来”主题,汇聚各方之力,为智慧出行提供多元解决方案,为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4:48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的现场,我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主持人-孙睿淇。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单位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包括论坛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努力,在此让我们用掌声感谢各位,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4:56
    主持人:
    自2020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已连续举办两届,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政企互动、高峰对话和跨界交流的国际化平台。今天,我们很高兴在此如期相聚。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智慧引领,重塑未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网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期待与各界伙伴共商智慧出行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机遇,共商绿色出行新未来。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01
    主持人: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来宾: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盛秋平先生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 张明新先生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先生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 耿洪洲先生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张国华先生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 张翼先生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主任 武雅斌先生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总裁 黄健先生
    高通公司首席商务官 吉姆·凯西先生 Mr. Jim Cathey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顾越先生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02
    主持人:
    同时出席论坛现场的还有来自济南市商务局和厦门市金砖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政府代表、国际组织、全球出行行业领军企业,来自科技、能源、金融、保险、投资和互联网领域知名企业的代表及媒体朋友们。欢迎大家!
    在此,我们还要特别鸣谢本场活动的支持单位: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办公室,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财新传媒的大力支持。
    论坛同时在中国新闻网进行视频直播,也欢迎各位嘉宾扫描现场会议手册背面的二维码关注图片直播,实时查看论坛精彩瞬间。
    首先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格尔德·穆勒先生为我们带来视频致辞,请看大屏幕。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08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 格尔德·穆勒:
    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向大家致以来自维也纳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部的问候。
    新冠疫情暴露出全球价值链被破坏的风险,联合国工发组织《2022年工业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和区域价值链中约四分之三的公司在疫情中出现短缺问题。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相互联系最为紧密的市场之一,汽车产业供应链涉及遍布全球的诸多公司。疫情引发供应链中断,对汽车产业的打击尤为严重,但汽车行业正在逐渐恢复,并通过变革向好发展。
    供应链的中断也可以为重构商业模式带来新的机会,这是提高整个韧性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行业对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意义非凡,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正引领汽车制造业的变革。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09
    格尔德·穆勒: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使我们真正走上更加绿色的出行之路,为了更好落实《巴黎协定》中的种种承诺,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为脱碳和低碳化增长。
    联合国工发组织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工作上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现在帮助许多国家走上了净零排放之路,我们还助力培养未来的工业技能。
    绿氢是未来能源解决的重要一环,绿氢可以为清洁的、碳中和的工业发展作出贡献,并且它是大规模储能的长期选择。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0
    格尔德·穆勒:
    通过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网络,我们现在识别和推广了可持续经济发展技术,联合国工发组织拥有丰富的知识,政策工具和全球资源。我们利用这些资源希望能够造福于世界各国,我们很荣幸连续三年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举办智慧出行论坛。
    通过位于北京的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我们探索并获取自动驾驶、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专业能力,我们也推动了智慧出行的发展。
    在此,联合国工发组织愿成为您的伙伴,提供我们需要的多边解决方案,我们的座右铭是“创新驱动进步”,我们也期待与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为世界带来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1
    主持人:
    感谢格尔德·穆勒先生的精彩致辞。正如穆勒先生所言,汽车行业对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至关重要,期待工发与在座的各位领军企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先生上台致辞,有请!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3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盛秋平: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值此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之际,很高兴与各位在上海相聚!我谨代表商务部,向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进博会的新老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开幕,各展区亮点纷呈、客商云集、成交踊跃。在工业领域,世界知名汽车集团悉数参展,不仅有产品和技术的全面展示,更有理念和思想的碰撞交流。参展企业对进博会充满热情,对中国大市场充满期待。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4
    盛秋平: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本届进博会是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展会,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担当,表明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的坚定立场,为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与此同时,进博会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载体。从实际效果来看,前四届进博会取得圆满成功,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取得了“近者悦,远者来”的积极成效。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作用凸显。
    在前天晚上举行的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进博会通过五年的举办,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本届进博会一定能够实现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5
    盛秋平: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一日千里。数字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汽车产业加快向清洁、轻量、智能方向发展。汽车的作用从交通工具向大型移动智能终端转变。同时,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能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而且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潜力巨大。
    在此背景下,我们今天举办论坛,聚集行业各方代表,共同研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话题,分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多角度为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言献策,为全球汽车行业注入全新活力,可谓正当时。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6
    盛秋平:
    商务部作为汽车流通和消费的主管部门,近年来围绕汽车的流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全国开展了二手车出口的试点,推动汽车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活跃了汽车的市场。目前全球汽车在中国的保有量达到3亿辆,位列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量也是全球第一,而且今年我们的汽车出口成为全球第二大国。
    今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围绕激发汽车消费出台了关于加强汽车流通改革的若干意见。在8月1日,围绕建设汽车统一大市场,取消了二手车的全国限迁。10月1日在改革汽车的二手车流通机制方面,把私人物品转化成为商品,上海开出了第一张反向的发票,构建汽车的二手车,从原来的经济改为经销的体制,这将激发巨大的二手车使用潜力,也将推动新车更好的、更快的消费和流通。为加快推动构建梯次消费、高效使用、绿色循环的汽车市场,在做出积极的努力。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7
    盛秋平:
    希望大家利用此次论坛契机,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凝聚共识。也希望在座企业继续支持进博会,带领更多汽车行业及智慧出行企业共同参与,获取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最后,预祝大家在本届进博会和此次活动上取得丰硕成果,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7
    主持人:
    感谢盛部长对进博会美好的祝愿,让我们一同期待丰硕成果、期待新时代中国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商务部一直以来都对我们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也在此特别感谢盛部长亲临现场。
    下面有请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先生视频致辞,请看大屏幕。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19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 常启德:
    尊敬的各位政界代表、商界领袖,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参加此次盛会,感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技术促进网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以及中国新闻网组织本次论坛。
    当今交通运输业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受此影响,化石燃料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最大源头之一。在2021年,全球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反弹,增长8%,达到近77亿吨。今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人们采取更多行动发挥更强的领导力来应对气候危机,他警告说,努力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高1.5 ℃以内的目标“危在旦夕”。
    智慧出行旨在更安全、更高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实现零排放,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智慧出行在全球范围的需求正在增长,这有望改变传统交通模式,颠覆原有个人和公共出行方式,以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地整合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车辆和用户,同时改善地方及区域交通状况,带来社会效益。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20
    常启德:
    智慧出行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新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预计未来十年将出现更多的创新。互联供应链、M2M通信、机器学习和预测分析将不断发展,促进供应链控制能力、可持续性和响应能力更上一层楼,这为各种非传统和跨行业参与者的未来合作伙伴关系开拓了空间。
    女士们,先生们,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中,对更好、更高效的交通系统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突出。新型数字技术日新月异,迅速部署,在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城市发展的智能交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22
    常启德:
    技术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但仅凭技术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技术无法解决一切难题。如果缺乏公开有效的治理或对不利影响的考虑,技术可能会被用于作恶,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潜在威胁、造成实际影响。
    联合国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包括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智慧出行将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与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直接联系。例如,目标3.6“到2020年,将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减半”、目标9.1“发展优质、可靠、可持续和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和目标11.2“到2030年,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安全、可负担、易于利用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23
    常启德:
    联合国驻华系统致力于协助中国落实国家发展优先事项,愿为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不让任何人掉队。今年9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举办了“中国汽车市场展望及外资车企发展国际研讨会”,聚集了来自交通运输行业的多个利益相关方,分析了该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我对工发组织为促进智慧出行的包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这些努力感到非常高兴。
    我相信,本次论坛将进一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沟通协同,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作出积极贡献。在此,我想向本届论坛的组织者表示感谢,衷心期待本届论坛讨论的结果,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6 15:24
    主持人:
    感谢常启德先生的发言。诚然,数字技术日新月异,部署迅速,在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城市发展的智能交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感谢驻华系统的持续努力和贡献。
    下面有请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先生上台致辞。
  •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直播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diǎn)。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