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正當投資者們?yōu)椤颁囯姵亍备拍疃鋼矶恋臅r候,深交所一紙“禁炒令”重重落下,使得很多前期活躍的題材股現出原形。本周,深交所再出新招,“禁炒令”升級。不過,打擊炒作的同時,“禁炒令”也引來了不少質疑聲。政策的中長期效用到底如何?是否符合市場規(guī)律?下面我們連線中央臺記者柴華。
主持人:對于深交所“禁炒令”的質疑之聲主要來針對哪些問題?
記者:本周一是“禁炒令”發(fā)出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效果立竿見影。除了ST股,當天兩市共有11只個股以跌停報收。其中有9只個股屬于近期漲幅最大的“妖股”。但是,昨天題材熱門股又開始蠢蠢欲動,其中金利科技"頂風"漲停,讓人大跌眼鏡。這不禁讓人們質疑政策的中長期效果。
從交易龍虎榜上看,金利科技昨日交易席位上出現的全是游資身影,前五名的買入金額為4000多萬元,幾乎是賣出金額的兩倍。有市場人士表示,深交所的“禁炒令”只是監(jiān)測關注10000股以上的交易,并不是不能交易該股票,而且他對于基金的規(guī)定也難以限制炒作,因為會追高的這些資金多數都是游資。因此,在總體預期向好的情況下,如果大盤股仍然盤橫,題材股的熱情很難壓制,政策的中長期效果也就不能保證。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政策干預市場不符合規(guī)律,這種措施不能常態(tài)化。
主持人:那么如果說深交所的短期政策只能達到短期遏制效果的話,怎樣才能引導小盤股的非理性炒作轉向更為合理的資金操作方向呢?
記者:我們總說市場規(guī)律,但規(guī)律的作用要建立在制度的完善上,業(yè)內人士表示,嚴厲查處和回歸市場相結合才是“王道”。獨立財經撰稿人曹中銘認為,相對于“人盯人”監(jiān)管,更應該對“妖股”上漲的幕后因素進行徹查。一是要查清是否存在操縱股價或聯(lián)合坐莊的現象,二是相關賬戶所涉及的券商是否存在縱容的行為,三是調查相關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泄漏、內幕交易等現象。一旦調查認定其中任何一方有違規(guī)違法事實,應該嚴懲不貸。
股市觀察家皮海洲認為,那些通過大筆申報、連續(xù)申報、高價申報等方式參與炒作,導致股價異常波動的交易行為,已經構成了市場操縱行為,應予從重懲處。其震懾效果會遠遠超過“禁炒令”與“人盯人”,更有利于抑制市場的爆炒行為。著名財經觀察員葉檀則偏向于市場手段。她認為,首先應該讓大盤股更加市場化,她舉例認為,推出股指期貨,使得大盤股市場化,也可以炒,這樣資金就不會專盯小盤股了。總之,大家還是希望市場能有一個更為多元、完善的體系來保障資金投資的長期合理性。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