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62屆聯(lián)大總務委員會拒絕所謂“涉臺提案”,但是陳水扁當局并不甘心,叫囂“持續(xù)奮斗”,要繼續(xù)在國際上興風作浪,在島內操弄“入聯(lián)公投”。人們要問,陳水扁當局搞“入聯(lián)公投”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為此,記者采訪了兩位法學專家:外交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教授秦曉程和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莫紀宏——
臺灣沒有資格加入聯(lián)合國
記者:臺當局不斷叫囂要“以臺灣名義加入聯(lián)合國”,從國際法的角度看,臺灣有加入聯(lián)合國的資格嗎?
莫紀宏:臺灣提“入聯(lián)”是荒唐的,是一場政治鬧劇。臺灣問題的產生,是因為歷史上中國的內戰(zhàn)。臺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1971年聯(lián)合國2758號決議已經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lián)合國唯一合法代表。國際社會承認一個中國,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臺灣是中國領土,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的主權領土不可分割。所以臺當局既不可以代表中國,更不存在單獨加入聯(lián)合國的問題。
眾所周知,《聯(lián)合國憲章》明確規(guī)定,只有主權國家才能申請成為聯(lián)合國會員國!皶毡樾栽瓌t”也是以主權國家為基礎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根本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資格以任何名義加入聯(lián)合國,因而根本談不上適用“會籍普遍性原則”。世界上任何主權國家都不會同意本國的一個省或地區(qū),參與只有主權國家才能成為會員的聯(lián)合國。事實上,迄今也沒有一個主權國家允許其一個部分向聯(lián)合國提出入會申請。臺灣當局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仍然要頑固地推動“臺灣入聯(lián)”和“入聯(lián)公投”,其用心是不言而喻的。
秦曉程:從國際法角度看,《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構成了完整的國際法律文件體系,明確規(guī)定了把日本從中國竊取的臺灣歸還中國。此后,中國政府派員收復臺灣,并昭告世界,臺灣重新納入中國版圖,重新作為中國的一個省。對于中國政府的上述收復失地的主權行為和以后的持續(xù)統(tǒng)治,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提出異議。此后中國的內戰(zhàn)雖然導致了兩岸間不正常的隔離,但絲毫沒有改變臺灣屬于中國的法律地位和事實狀態(tài)。
從國內層面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是兩岸的法律或文件所共同規(guī)定。同時,臺灣屬于中國,并由作為中國人民一部分的臺灣人民來控制和管理,堅持反對“臺獨”,反對分裂國土,也是兩岸長期的共識和維持臺海和平穩(wěn)定現狀的基石。
從國際層面看,臺灣屬于中國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具有堅實的法律和牢固的事實基礎,是無懈可擊的鐵案。這種地位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尊重和支持。即使是被“臺獨”勢力視為所謂靠山的美國和日本,對于臺灣屬于中國的這一地位也予以承認并承擔了相應的法律義務。如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明確規(guī)定堅持《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該第八條規(guī)定的是《開羅宣言》的各項規(guī)定(包括臺灣歸還中國)必須得以實施。中美之間的一系列法律文件中,也明確規(guī)定,美國承認中國的立場,即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對此美國政府不持異議。
可見,至少我們可以說當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后,除了《馬關條約》后日本竊據臺灣50年以外,其他的時候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沒有動搖過。
聯(lián)合國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中國是聯(lián)合國的創(chuàng)始成員國。臺灣作為中國主權下的一個地區(qū),不能夠加入聯(lián)合國這樣的組織,也不能夠加入其他任何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包括聯(lián)合國的附屬機構。所以臺灣所謂要加入聯(lián)合國,這完全是一種政治上的伎倆,也是一種赤裸裸走向“臺獨”的行徑。
臺灣不具備主權國家要件
記者:日前臺灣當局出臺了一個所謂的“以臺灣名義加入聯(lián)合國之公民投票”說帖,聲稱根據《蒙特維多國家權利與義務公約》,臺灣符合所有作為主權國家的要件。
秦曉程:這是臺灣當局又在拉大旗作虎皮,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首先,《蒙特維多國家權利與義務公約》,是1933年第七屆泛美國家組織大會上通過的一個區(qū)域性的條約。其中第一條規(guī)定了作為擁有國際法律人格者的國家,應當具備的四個條件:即定居的居民;確定的領土;政府;和參與國家間關系的能力。
雖然該公約作為區(qū)域性的條約,并沒有普遍的約束力;同時,對于該公約所規(guī)定的四個條件是否是構成國家的充分條件以及在其中某些條件的理解上,還存在一些爭論。但是,上述條件為我們判定一個實體是不是能夠成為具有國際法律人格的國家還是提供了一些參考。我們對照上述條款,也可以發(fā)現:臺灣也完全不具備所規(guī)定的條件。
第一,定居的居民。眾所周知,在臺灣定居的臺灣居民,是中國居民的一部分,他們擁有的是中國的國籍。根本不存在中國臺灣地區(qū)居民之外的獨立的“臺灣國國民”。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zhàn)的遺留問題。能夠維持基本的和平局面,也是因為臺灣當局特別是兩蔣時候所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包括海峽兩岸的人民都同屬同一個國家這樣一個原則。
第二,確定的領土。臺灣沒有自己的領土。國際法上的領土是主權下的空間。臺灣的主權屬于中國,臺灣地區(qū)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只有自己地方性的土地,沒有國際法意義上的獨立的領土。“臺獨”分子似是而非地說:我們居住在臺灣,這就是我們的領土。這是故意混淆概念。按照這樣的邏輯,那么,福建人民住在福建,高雄人民住在高雄,加利福尼亞人民住在加州,福建、高雄、加州是否都成為了擁有自身領土的國家?結論顯然是否定的。
第三,政府。這里所謂的政府,應該是具有主權代表性的政府。臺灣當局實際上已經從一個被推翻的、主張仍然作為中國主權的代表者、并對中國一部分領土進行實際控制和管理的前政府,蛻變?yōu)橐粋僅具有對中國一個地方進行管理和控制的地方性當局。它不能也不是一個具有主權代表性的政府。更為重要的是,對該地方管理和控制得以實施的根本基礎之一,就是承認和堅持一個中國,即堅持中國的臺灣由中國的臺灣人來管理。否則,如果試圖把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危及中國的領土完整,那么,兩岸的法律和規(guī)定以及全中國人民都決不能容忍,必然會導致堅決的反對行動,結果必然是,臺灣當局的這種實際的控制和管理將隨之土崩瓦解。
第四,參與國家間關系的能力。這里的參與國家間關系是指對主權國家之間關系的獨立的、全面的參與。臺灣顯然不具有這個條件。臺灣目前所能參與的所謂“國際交往”有以下三類:一類是盜用中國的國際法主體資格,以“中華民國”的名義進行的。包括與20幾個所謂邦交國的“外交”關系。第二類是中國大陸在作為主權國家的代表者參與后,考慮到臺灣同胞的實際需要和兩岸目前的狀況,經中國政府與有關國家或國際組織達成協(xié)議后,做出某些特別安排允許臺灣以中國地方的名義進行某種參與。這類情況最多的體現是經濟貿易領域;第三類是非政府或民間的一些跨國交往。臺灣當局僅以非主權的、地方性的身份參加。
我這里想特別提請注意的是,對于那些完全是由主權國家或中央政府參與的國際組織或國際關系,如聯(lián)合國,臺灣沒有也根本不可能參加。
可見,臺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活動,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殊地區(qū),在中國主權的框架下進行的。換句話說,現在國際社會中,中國是一個國際法主體,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當局所有參加的這些所謂的國際活動,都是要受這樣的一個原則的限制的,根本沒有獨立全面參與的資格。
綜上,臺灣當局在上述四個方面,采取拉大旗作虎皮、偷換概念、歪曲事實、似是而非等各種伎倆,試圖達到蒙蔽視聽,自欺欺人,進而獲取私利,分裂國土的目的。但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臺灣根本不滿足構成國家的任何條件,也更確鑿地證明了臺灣沒有主權,更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國的一部分。
“入聯(lián)公投”誤導并裹挾民意
記者:陳水扁當局說“以臺灣名義加入聯(lián)合國公投”,是一種反映民意現實的做法。那么“入聯(lián)公投”真的是民意的體現嗎?
秦曉程: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第一,所謂“入聯(lián)公投”的內容,島內外媒體都有分析,它是包裝“臺獨”,實際上是一種欺騙性的東西,用來誤導民意,就是說他把臺灣同胞希望在社會生活中當家做主,希望有更大的發(fā)展的善良愿望,引導或者是裹挾到所謂的“入聯(lián)公投”里面。其實,正如人們普遍認為的,島內最大的民意,是求穩(wěn)定、求和平、求發(fā)展、反貪腐。而陳水扁恰恰罔顧民意,執(zhí)意挑起族群和兩岸爭斗,以達到個人或集團私利。
第二,所謂的民意,在有些情況下,并不是人民意愿的真實反映,它可能被一些人操作,也可能被一些人裹挾,甚至被一些人愚弄。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完全可能從環(huán)境的營造、表達方式的設計、表達結果的策劃等環(huán)節(jié)上做手腳,甚至使用威脅恐嚇迫害的手法,巧取豪奪,把自己的意志包裝于市、強加于民,成為所謂的“民意”。比如當年的希特勒,他當時也是在裹挾民意,用所謂民粹的方法,踐踏了整個法治,實現了他所謂代表德國的民意,最終給德國人民、給世界人民都造成了非常慘重的災難。我覺得陳水扁當局今天的作為,也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第三,所謂的民意,還有一個范圍的問題,即小民意和大民意。在決定一個國家的一部分是否能夠從一個國家分離出去這樣的問題上,決不能僅由某個地區(qū)的人們來決定,而排斥這個國家大部分人的決定權;也不能罔顧國際法在內的人類法律制度而制造仇恨、為所欲為。如果一個村莊的人們受到煽動,決定脫離一個國家或加入聯(lián)合國,再輔以公投就能實現,那么陳水扁何不先在其家鄉(xiāng)官田鄉(xiāng)試試。
因此,決定臺灣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事項,是全中國人民的權利,顯然必須要由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的民意來決定,才是真正的合法理,順民意。
操弄“入聯(lián)公投”的險惡用心
記者:臺當局操弄“入聯(lián)公投”,目的何在?
莫紀宏:在目前國際社會普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臺灣當局因此絞盡腦汁想出個“入聯(lián)公投”的辦法來,企圖巧妙地通過法理程序來回避“臺灣獨立”這個敏感的話題,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一,臺灣當局要把臺灣從祖國分離出去,首先要在法理上宣布“臺灣獨立”,完成“臺獨”的法理程序;然后,再通過各種方式打入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以獲得“臺獨”的法理效力;最后,在完成“臺獨”的法理程序基礎之上,徹底從祖國分離出去。這是“臺獨”勢力的如意邏輯。但是,“臺獨”勢力企圖將臺灣從祖國分離出去的第一個步驟,也就是通過法理程序宣布“臺灣獨立”的路子是根本走不通的。所以,他們就想通過從法理上跨越宣布“臺灣獨立”這個步驟,直接操作“臺灣加入聯(lián)合國”的方式,來回避“臺灣正式宣布獨立”這個法理難題。臺灣當局也希望通過“入聯(lián)公投”這個動作來阻止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的啟動程序,爭取在“法理臺獨”上占有主動和先機。
第二,臺灣當局將“入聯(lián)”與“公投”捆綁在一起,帶有很大的冒險性。一旦得逞,“臺獨”勢力就可以利用公投結果來大做文章,企圖要挾和脅迫包括聯(lián)合國在內的國際性政府組織接受其加入申請,乘機拓展“臺獨”勢力的國際活動空間,公開地與一個中國原則相對抗。
第三,即便“入聯(lián)公投”沒有獲得成功,但只要“入聯(lián)公投”程序一啟動,就意味著“法理臺獨”已經完成。因為按照正常邏輯,“統(tǒng)獨公投”應當是“入聯(lián)公投”的前置程序,但是,如果“入聯(lián)公投”付諸行動了,那么,即便不成功,今后也就不用再舉行什么“統(tǒng)獨公投”,只需要直接進行“入聯(lián)公投”就行了。臺灣當局拼命打“入聯(lián)公投”這張牌,用心險惡。
中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奉勸臺灣當局不要自作聰明、玩弄政治伎倆,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手段,因為分裂祖國的陰謀活動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