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風景秀美,繁花似錦,卻曲徑通幽,不少文人墨客、名人大家曾在此落腳定居。隨著這些人的西去,他們的故居便成為后人瞻仰參觀的好去處。
“梅庭”
“梅庭”是中國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的故居。
于右任一生與文化藝術(shù)結(jié)緣,曾榮獲“桂冠詩人”美譽,還發(fā)起成立了“標準草書社”。1964年,于右任以86歲高齡在臺北去世,死后葬于臺北陽明山上,他在臨終前寫下《望故鄉(xiāng)》,讓人至今難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5月初的一個艷陽天,記者坐臺北捷運淡水線,在北投站下車后再轉(zhuǎn)坐到新北投站下車,就到了北投區(qū)。北投區(qū)以溫泉著稱,沿著中山路一直往東走,一路上溫泉旅館林立,路邊還有露天公共溫泉。
“梅庭”院落本不大,加之我們只顧低頭走路,不經(jīng)意間竟錯過先生的故居。后經(jīng)人指點,從原路返回,邊走邊看,才發(fā)現(xiàn)路邊一個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梅庭”。
可能因為不是周末的緣故,來這里的人并不多,加上我們總共七八個人,顯得非常清靜。為避免破壞這里一塵不染的環(huán)境,進門一定要換上這里提供的鞋子。
“梅庭”位于北投親水公園內(nèi),是一個典型的日式建筑,建于上世紀30年代。1952年起,于右任將此作為自己的避暑寓所,寓所門口的“梅庭”二字就是于右任親筆所題。于右任去世后“梅庭”閑置多年。近年來,臺北市政府耗資近2000萬元新臺幣進行整修,并于今年初正式向民眾免費開放參觀。
從外觀看,順著山坡地形,“梅庭”建成上下兩層,上層是日式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下面一層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有防空避難作用的地下室,直通后院。室內(nèi)分為書房、臥室、會客室等。院子周圍綠樹環(huán)繞,寧靜、簡樸、舒適。據(jù)說“梅庭”的屋內(nèi)原來曾設(shè)有溫泉浴室,其配置風格與北投的溫泉風格相得益彰。
“禪園”
“禪園”是西安事變主角張學良將軍的故居。
據(jù)資料記載,大約百年前,“禪園”舊址曾經(jīng)是一處高級度假旅社——高新旅社,當時只接待高官紳士和日本軍官。二戰(zhàn)時期,這里曾是日本神風特工隊出征前的招待所。國民黨政權(quán)遷臺后,張學良將軍曾被軟禁于此,F(xiàn)在這兒則成為北投知名的景觀夜景餐廳。
走出“梅庭”,沿中山路繼續(xù)往山上走,在通往陽明山的北投幽雅路34號,一個顯得簡陋的門上,“禪園”兩字赫然映入眼簾,旁邊一塊木牌注明:張學良少帥舊居。
“禪園”位于北投地熱谷及大屯山制高點,可遠眺觀音山、近接陽明山,周圍溫泉裊裊、綠樹成蔭,景色宜人。
進得院門,沿石階而下,便來到故居所在的房間。推門進屋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已經(jīng)改為餐廳。不過,房間的布置上,還留有一些少帥居住過的痕跡,“漢卿廳”的牌匾高懸在橫梁上,四周的墻上還保留著一些少帥與趙四小姐的歷史照片。
看看時間,已是飯點,再看菜單,只有自助餐可以提供。餐廳服務員告訴我們,這里還提供一種名為“禪園少帥宴”的正餐,乃是此間一美食家遍訪少帥身邊人物,又查閱大量史書資料,然后精心整理而成的菜譜,只是要想嘗其口味,須于3天前預訂。
“摩耶精舍”
“摩耶精舍”是著名畫家張大千先生的晚年居所。
大千先生生前對居住環(huán)境十分講究,“摩耶精舍”是中國式四合院雙層建筑,由大千先生親自設(shè)計,歷時兩年,于1978年完工,布置得極為精致。1983年,84歲的一代大師仙逝后,家人遵其遺囑,將其捐出,成立“張大千紀念館”。
同樣遠離塵囂、位于臺北外雙溪的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占地近2000平方米,F(xiàn)在由臺北故宮博物院管理,也是“張大千紀念館”的所在地。
去“張大千紀念館”要先在臺北故宮網(wǎng)站提前7天預約, 如果到時預約人數(shù)沒有達到6人或以上,仍然不能前往,湊夠6人以后,要在臺北故宮集合,由導游帶領(lǐng)坐接駁車前往。
出生于四川的大千先生,書畫風格多變。其早年專注傳統(tǒng)筆墨,自從赴敦煌臨摹石窟壁畫后,畫風轉(zhuǎn)為豐麗細潤;到了晚年,其畫風再變,開創(chuàng)潑墨、潑彩、潑寫兼施的新貌,給國畫注入新的活力。
在“摩耶精舍”觀大千畫室,從中可以感受到大師作畫時的風采。墻上有大師作品可供欣賞;會客室、餐廳則可以感受大千先生的好客熱情;院內(nèi)假山奇石、小橋魚池以及各種珍貴花草,把室外環(huán)境裝點得舒適自在。據(jù)說,大千先生當年在此還養(yǎng)了仙鶴及猴子。
“摩耶精舍”庭院內(nèi),除了奇花異草,還有一座“考亭”,是當年大千先生與朋友烤肉的場所,旁邊還有腌制四川泡菜的陶甕,陶甕旁一石碑上刻著“大千居士乞食圖”,可見其風趣頑童之心和對美食的喜愛。
大千先生深愛“摩耶精舍”,故將后院梅丘作為自己的長眠之所。(記者 王連偉 杜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