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臺灣“立委”決戰(zhàn)進入倒計時,基層“綁樁”(拉攏、確定選舉中在基層為選舉人固票的人員)已鋪天蓋地。全臺從北到南瘋狂撒錢,“國會”改革第一炮的新選制,卻使得選風空前敗壞。藍綠陣營坦言,“買票”(拉票)已成為左右選戰(zhàn)勝負的“地下戰(zhàn)爭”。
據報道,“立委”選舉改為小選區(qū)后,每個選區(qū)公民數不過十幾、二十幾萬,“買票”效益大幅提高。中部地方人士透露,第一階段已經“撒網”,“樁腳”(選舉中在基層為選舉人固票的人員)費發(fā)給鄰長,價碼從五萬(新臺幣,下同)喊到三十萬元;第二階段是發(fā)給選民,可能選前一兩周才會出手,喊價到一票一千。
過去賄選集中在農村地區(qū),今年不但全臺皆買,“綁樁”密度也前所未見。
民進黨臺南縣“立委”李俊毅說,往年都以村里長為走路工,今年“綁”到鄰長;鄰長是地方組織最小的單位。
據報道,今年“選罷法”修正后,“買票”將面對三至十年刑期,“賣票”也要重判六個月到三年;賄選手法也隨之翻新。傳統(tǒng)的一日游、流水席、土風舞活動贊助、捐贈公益、廟宇香油錢都已被列管,“樁腳”們變出不少新招。
北部地區(qū)某名與營建業(yè)關系密切的候選人,就和村里長“變相合資”、投資建地,村里長只需出資一小部分,就可以獲得龐大利益。
據悉,賄選疑云籠罩全臺,但一跨過濁水溪,氣氛截然不同。在中北部,候選人談到賄選總是欲言又止;到了南部,“買票”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候選人更為了“買票”質疑隔空“交火”。
報道說,賄選傳聞未曾停歇,但真正能證實的很少。這次選舉賄選情況,勢必比過去更厲害。這場“財富重分配”影響著選舉最后的結果,檢調部門再大的動作和風聲,大概也很難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