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體育新聞

中山50名市民成亞運稀有血液保障志愿者

2010年11月09日 11:40 來源:南方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亞運會期間,來廣州的運動員、志愿者和觀眾將劇增,稀有血型者也會增多,萬一有人不慎發(fā)生意外,需要大量輸血,怎么辦?日前,記者從中山紅十字血站(中山血站)了解到,作為亞運血液保障城市,中山將全力做好亞運期間的血液采集、儲備和供給安排,其中Rh陰性血液的備血工作成為了重點之一。目前,中山共50名市民報名成為亞運稀有血液保障志愿者。

  50名志愿者“候補”稀有血

  據了解,對于A型、B型、AB型及O型等普通血型的血液招募,只要符合無償獻血條件的人群都能助一臂之力,讓血液庫存量在亞運期間保持正常存儲量并非難事。

  而稀有血型庫存量能達到保障線則是亞運儲備足夠血液的難點所在。平時常說的稀有血型,是一個人的紅細胞上缺乏一種D血型物質(抗原)時,呈現(xiàn)的Rh陰性血型。由于在漢族人中所占的比例極少(0.3%),Rh陰性血型也被稱為“熊貓血”,然而此類血型在白種人群中約占到15%左右。亞運期間,將有超過萬人的外國友人齊聚廣州,保證稀有血型的庫存量,成為廣州及各個血液保障城市的重中之重。

  據中山血站副站長吳曉燕介紹,作為亞運血液保障城市之一,中山血站需要建立一支穩(wěn)定的稀有血型(RH陰性)捐獻者的流動隊伍。目前,中山已有50名市民報名成為亞運稀有血液保障志愿者。只要亞運期間需要該血型,這支“招之即來,來之能獻”的獻血隊就可第一時間無償捐獻。“這為血液尤其是稀有血型血液的及時供應起到了切實保障的作用!眳菚匝啾硎。

  除了現(xiàn)有的稀有血型無償獻血志愿者積極獻血外,吳曉燕還鼓勵更多稀有血型人群參與獻血,為亞運血液供應增添保障。

  先進技術保存血液

  雖然有了一支能為亞運采供血保駕護航的隊伍,但倘若保存技術跟不上,再多的血液也難以發(fā)揮作用。“亞運期間,除了依靠志愿者提供新鮮的稀有血,血站里庫存的的稀有血同樣要保持一個正常水平,這樣才可以滿足亞運或市內一些突發(fā)的需要。因此各項存儲技術對于血站來說是很重要的!眳菚匝嘟榻B說。

  據了解,稀有血型血液若按一般的血液存儲條件儲存,一般不能超過35天。而若超過這個“保質期”,其紅細胞將會遭到破壞,血液就不能使用。為了讓這些來之不易的血液能夠長期保持足夠的存儲量,中山血站早年就引入了冰凍技術,這使RH(D)陰性血液可保質庫存時間達10年。

  另外,中山血站還引進了一項新技術,可使長期累積存儲的稀有血型血液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快速解凍,讓更多的稀有血型人群在需要用血時能夠獲得足夠的血液量。

  精確血液檢測以保輸血安全

  除了保存、解凍技術至關重要外,臨床用血的質量安全同樣是備受關注的熱點之一。

  吳曉燕向記者介紹,一般來說,臨床使用的血液至少要經歷血紅蛋白含量測定;血型正反定型及稀有血型(Rh(D))血型鑒定;乙肝表面抗原;轉氨酶(ALT);丙肝抗體;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艾滋病抗體檢測等七個項目的檢測。除血紅蛋白含量檢測一次外,其余六項均用兩個不同生產廠家的試劑,分別由不同的檢驗人員進行初檢與復檢,復檢如有可疑,進行再檢,直至結果準確為止。而若復檢艾滋病抗體陽性時,還需將相應標本送至上級有關部門進行確認。

  而針對所有為亞運儲備的Rh陰性血液都要進行NAT檢測,同時,為了使血液檢測在面對各國人群中依然能夠保持足夠的準確性,中山血站在為亞運備血期間,將增加抗體篩查項目,以確保輸血安全。

  吳曉燕表示,目前,中山血站雖招募了一批為亞運會、亞殘運會廣州賽區(qū)應急獻血的單位和志愿無償獻血者。但接下來,血站還將通過各種渠道在全市范圍內加大稀有血型知識宣傳力度,普及市民對自身Rh陰性血型的認知度,對已知Rh陰性人群做好定期回訪和動員再次獻血。

  同時,在電子科大中山學院、廣東藥學院中山校區(qū)等高校,將舉辦鼓勵獻血的專題講座,及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參觀血站及觀看捐獻機采成分血過程。對于在亞運會、亞殘運會期間前來獻血的獻血者,將被授予“為亞運、獻熱血、一起來更精彩”亞運血液保障榮譽卡,以作鼓勵。

參與互動(0)
【編輯:劉通】
    ----- 體育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