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6日電美國總統(tǒng)布什25日正式簽署國土安全法案,使得創(chuàng)建國土安全部的計劃得以付諸實現。但這個龐大的部門是否真能名副其實地保證美國的國土安全?它究竟是美國政府在“9·11”之后吸取前車之鑒的產物,還是政客們?yōu)榛馔饨绲呐u而推出的一個大而無當的官僚機構?還是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規(guī)劃中的“龐然大物”。
新的國土安全部是自1947年美國國防部成立以來,聯(lián)邦政府所進行的最大的重組工作。它把聯(lián)邦政府內22個機構中但凡與國防和情報相關的單位,全部或部分歸于麾下,匯總成一個具備內閣級別的超級部門。氣雇員人數達到177,000人,財政預算每年400億美元。
新的國土安全部包容了過去的移民局、聯(lián)邦經濟情報局、海關、聯(lián)邦緊急事務管理當局、交通安全局、邊防和海防等。這樣,通過各個渠道進入美國的外來人員,無論坐船,飛機或陸地,都將受到國土安全部的總體監(jiān)查。
國土安全部的主要任務是協(xié)調反恐怖活動的應急和防備措施,它主要負責四個分部:
·邊防和交通安全
·緊急情況下的準備和應對
·生物,化學,輻射和原子彈襲擊的對應措施
·情報交換所
“9·11”事件后倍受批評的聯(lián)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雖不在國土安全部下,但其下屬的情報交換所將負責分析情報,交流兩局情報的工作,以確保部門之間缺乏合作交流的情況不會再次發(fā)生。
成立國土安全部的主因起始于“9·11”事件中,由于種種繁瑣的官僚規(guī)定和各部技術電腦系統(tǒng)的不統(tǒng)一,他們無法協(xié)調努力共同抗敵。尤其當對“9·11”事件的調查暴露出聯(lián)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沒有互通各自掌握情報的現實后,成立一個超級部門來進行統(tǒng)籌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了。
然而美國人心目中的完美機構能是否堪擔防御未來恐怖襲擊的重任猶有多重疑問。首先,17多萬名工作人員中,60%是負責邊防的,而“9·11”中的劫機恐怖分子沒有一個是偷渡入境美國的,他們全部用自己真實姓名,在獲取合法簽證后進入美國。可見,加強邊防并不能避免類似“9·11”事件的發(fā)生。
其次,安全部雖有自己的情報分析組,也專長于協(xié)調,統(tǒng)籌情報,但它的情報仍然來源于聯(lián)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和國家情報機構。也就是說,即使有關于恐怖襲擊的確鑿消息,如果下面搜集情報的部門沒有留意,或者其他情報部門沒有轉交,安全部一樣發(fā)揮不了作用。
再者,造就國家安全部的誘因是官僚規(guī)定束縛了情報的流通,那么,建立另一個17萬人的龐大機構似乎并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靈丹妙藥。
最后,安全部的優(yōu)勢之一是它把各情報部門匯總在一個屋檐下,但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官僚爭斗人們亦屢見不鮮,同在國防部下的聯(lián)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就是最好的例證。
由此可見,安全部既不能避免“9·11”慘案的發(fā)生,也不能確保在未來杜絕恐怖活動。
比較而言倒是布什已從中獲得了巨大權利。遭受恐怖襲擊后,對中央情報局和聯(lián)邦調查局的批評不斷增多,布什此時提出建立國土安全部的計劃順水推舟難免順水推舟之嫌。同時他還可以增加自己的權力,提出在國土安全部中,總統(tǒng)可以任命,撤職或調遣內部人員。
回過頭來看,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前期合并工作也非易事。22個機構,17多萬人,僅負責邊防的部門就使用12個不同的電腦資料儲備系統(tǒng),彼此之間還互不兼容;無線電通信使用的頻率也各不一樣;各個部門監(jiān)視的恐怖分子的名單也要融會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各個機構不同的人事關系,不同的工作氣氛和方式,甚至不同的文化都需要時間過渡。
因此,新的安全部起碼要在一年之后才能開始運作,合并工作起碼兩年時間才能完成。
另一方面,新的國土安全部將由前賓西法尼亞州州長里奇出任。里奇出任負責人雖在預料之中,但他在臨時國土安全辦公室的政績卻并未被普遍看好。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他并沒有能在自己主管的辦公室精簡官僚作風。
而面對未來內閣的等級和17萬人的大軍,里奇在新的戰(zhàn)場上是否有能力挽狂瀾,也有待觀瞻。
如此看來,對于超重量級的國土安全部能發(fā)揮多少實質性的作用倒真不能抱有太過樂觀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