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翹尾因素高于9月,所以CPI仍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但由于加息政策的出臺,預計12 月CPI通脹將下降至3%。明年通脹風險很高,如果沒有加息政策,CPI可能會超過3.5%,但政策作用下,CPI可能位于3%~3.5%之間,CPI高于4%的可能性不大。
日報:美聯(lián)儲將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政策背后是通縮風險。而目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則更多面臨的是通脹風險,怎么看待這種格局的并存?
汪濤: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確面臨通縮風險。現(xiàn)在市場預期的美聯(lián)儲量化寬松政策的初衷,就是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通縮,哪怕出現(xiàn)的概率比較小。
目前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長不錯,通脹壓力部分來自于其寬松的信貸政策,同時又面臨著資本流入。
沈建光:目前發(fā)達國家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加大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并且加大了資金向新興市場的流入,這又使得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加大。因此,未來發(fā)達經濟體的通貨緊縮與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通脹會共存一段時期。
曹遠征:因為各國經濟復蘇進程不一致,導致了各國價格的不一致。新興經濟體的價格是全球資金流動推起來的。
美國雖然在加大貨幣供應量,但在無就業(yè)增長的特殊情況下,錢就跑到新興經濟體去了。這既導致了美國國內的通縮狀況,也導致了新興經濟體出現(xiàn)持續(xù)通脹。新興經濟體的通脹原因,不是該國本身貨幣政策過松引起,而是外部貨幣政策過松。這些資金受增長差異、利率差異和匯率差異下向新興經濟體流轉,把這些國家的通脹推起來。
我覺得這種通縮、通脹情況可能會長期并存,因此需要國際協(xié)調,所以二十國峰會非常值得關注。如果本次峰會上沒有協(xié)調好貨幣政策,至少在未來四五年內還會繼續(xù)存在這種并存格局。
日報:目前巴西、印度基準利率分別在10%、6%,美國、日本等發(fā)達經濟體則接近零利率,中國是不到3%。你怎么看待發(fā)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不同的利率情況?在可見的未來,相對于發(fā)達經濟體,新興市場經濟體會維持這種高利率水平嗎?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