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張振江:舊金山的名字背后有怎樣的華人故事?

分享到:
分享到:

東西問|張振江:舊金山的名字背后有怎樣的華人故事?

2023年11月17日 19: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題:舊金山的名字背后有怎樣的華人故事?

  ——專訪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振江

  中新社記者 吳侃 金旭

  舉世矚目的中美元首會晤之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當?shù)貢r間15日晚在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lián)合舉辦的歡迎宴會并發(fā)表演講。習近平指出:“舊金山見證了中美兩國人民百年交往的歷史。158年前,大批中國工人來到美國,修建連接東西海岸的太平洋鐵路,篳路藍縷,在舊金山建起了西半球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

當?shù)貢r間2023年11月10日,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夜市上的舞龍舞獅表演吸引游客。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舊金山舉行,當?shù)靥迫私峙e辦包括夜市在內的多場活動,以吸引與會者、游客和市民的光顧。劉關關 攝

  “舊金山”這一中文譯名背后有怎樣的華人故事?在缺乏現(xiàn)代機械的年代,鐵路華工如何完成太平洋鐵路建設?舊金山唐人街如何從艱難中發(fā)展起來?暨南大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振江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San Francisco為何翻譯為“舊金山”?舊金山最早的一批華人移民從事什么工作,作出哪些貢獻?

  張振江:19世紀中期,華人移民隨著加利福尼亞州的“淘金熱”成規(guī)模地來到美國。他們主要的落腳點是一座名為San Francisco的城市,華人移民習慣稱之為“金山”。從這一中文譯名中,可以看出華人移民對這座城市的最初印象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后來澳大利亞墨爾本也發(fā)現(xiàn)了金礦,為了與“新金山”墨爾本區(qū)分開來,華人將San Francisco改稱為“舊金山”,這一中文譯名沿用至今。

2017年1月,美國舊金山市政府廣場,以華人姓氏為主題的裝置藝術作品“歲歲平安”揭幕,慶祝中國農歷新年。劉丹 攝

  這些華人移民也被稱為“金山客”。除了“淘金”之外,他們更多從事其他體力勞動,不僅參與修建了首條橫貫美國東西部的鐵路——太平洋鐵路,也參與開采礦山、墾荒種植、修建各種公共基礎設施,為當?shù)亟洕l(fā)展與現(xiàn)代化貢獻力量。在此過程中,他們歷經重重磨難,有很多人客死他鄉(xiāng)。

  說到華工的貢獻,從個人維度來看,他們勤勤懇懇地勞作,將辛苦攢下的積蓄寄回國內,讓家中父母和妻兒過上更好的生活,也用于支持家鄉(xiāng)的建設。從歷史維度來看,美國內戰(zhàn)結束后,經濟發(fā)展步入快車道,需要大量勞動力,華工勤奮努力、吃苦耐勞,為美國的工業(yè)化建設、西部開發(f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12年,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地鐵工地外豎起反映華人移民美國歷史的壁畫。陳鋼 攝

  中新社記者:1869年5月10日,首條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太平洋鐵路竣工,這條鐵路的建成凝結了無數(shù)鐵路華工的血汗。在缺乏現(xiàn)代機械的年代,華工如何完成這項偉大的工程?

  張振江:太平洋鐵路于1863年開始施工。由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承建的西段工程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大。尤其是內華達山脈地勢險峻,稀薄的氧氣和刺骨的寒冷讓工程進展緩慢。于是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決定雇傭華工修建鐵路。1865年,大批中國工人來到美國,成為修建鐵路的主力軍。

  共有約1萬至1.5萬名華工參與太平洋鐵路建設,并承擔了最艱巨地段的興建。在缺乏現(xiàn)代化機械的年代,華工僅靠繩索懸掛在懸崖峭壁,用錘子和鋼釬等工具,一寸一寸開山鑿路,展現(xiàn)了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工匠精神。數(shù)以千計的華工因山石爆破、隧道塌方、暴風雪災和其他事故而喪生,為鋪就太平洋鐵路付出了生命。

2015年8月,大型人文紀錄片《金山夢-尋找·道釘記憶》在洛杉磯舉行北美首映禮。毛建軍 攝

  鐵路華工的故事曾一度塵封在歷史中。近年來,他們的事跡越來越多地呈現(xiàn)在世人眼前。2014年5月,美國勞工部將鐵路華工列入榮譽紀念堂,鐵路華工成為進入該紀念堂的首批亞裔群體。2019年5月,舊金山市議會通過提案,將每年5月10日定為舊金山“鐵路華工日”,以表彰鐵路華工的貢獻。

2019年5月10日,紀念太平洋鐵路接軌150周年的“金釘節(jié)”在美國鹽湖城舉辦,在150年前鐵路接軌的地方紀念這一歷史時刻。主辦方在多個環(huán)節(jié)向鐵路華工表達敬意。圖為打扮成鐵路華工的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劉關關 攝

  中新社記者:作為北美洲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之一,舊金山唐人街如何從艱辛中發(fā)展起來?又經歷了哪些變遷?

  張振江:舊金山唐人街是西半球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早期華工的生活艱難困苦,大家聚居在一處抱團取暖、互相幫助,唐人街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唐人街不僅是華人居住地,也可以為當?shù)鼐用裉峁└黝惿罘?,隨著中餐館、理發(fā)店、裁縫鋪等一間間開起來,“三把刀”(菜刀、剃刀和剪刀)也成為華人謀生的工具。

  1906年舊金山發(fā)生大地震,整座城市遭到巨大破壞,唐人街也在地震中被毀。政府和開發(fā)商曾計劃把華人住戶永久遷出唐人街,重新開發(fā)該區(qū)域。但經過華人據(jù)理力爭,唐人街得以在原址重建。事實上,自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之后,華人移民的處境非常艱難,該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正式廢除。

  《排華法案》廢除后的一段時間里,華人的地位仍沒有得到明顯提升。1964年,美國《民權法案》簽署生效,禁止任何基于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國家出身的歧視行為。此后,包括華人在內的各少數(shù)族裔的地位才逐漸得到改善,華人移民及其后代開始前往美國各大城市,并積極融入主流社會。

2022年1月,美國舊金山唐人街舉行農歷新年巡游。劉關關 攝

  隨著華人移民的社會融入,以及新移民的構成變化,舊金山唐人街的吸引力減弱,唐人街的人口規(guī)??s小。但這并不意味著唐人街的衰落,只能說是一種變遷,這一方面與華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改善、受教育程度提升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有關。

  舊金山唐人街是當?shù)厝A人發(fā)展歷程的微縮景觀,也見證了舊金山這座城市的發(fā)展。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如今舊金山唐人街依然保持著濃郁的中國風情和族裔特性,中式建筑、中國商品、中餐美食等匯聚于此,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融。唐人街還會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活動,成為西方社會了解中華文化的窗口。

美國舊金山唐人街一家餐廳。劉關關 攝

  中新社記者:2011年李孟賢當選舊金山市歷史上首位華裔市長,他的當選對當?shù)厝A人意義重大。如今舊金山華人群體融入主流社會的程度如何?

  張振江:隨著自身實力和社會地位的提升,舊金山華人對當?shù)厥聞盏膮⑴c度提高,參政熱情升溫。2011年,李孟賢成為舊金山首位華裔市長,致力于維護少數(shù)族裔和移民權益,還重點關注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任職期間,他曾推動舊金山養(yǎng)老金系統(tǒng)改革、可負擔房屋建設等;推出減稅計劃,吸引大批科技公司搬遷到舊金山。李孟賢的父母是廣東臺山移民,當選市長前他曾三次回到家鄉(xiāng)祭祖,在擔任市長期間,他也積極推動舊金山與中國各地的友好往來。

2012年1月,美國舊金山唐人街舉行春節(jié)慶?;顒?。時任華裔市長李孟賢(中)參加。陳鋼 攝

  如今,當?shù)厝A人的能見度和話語權有了很大提升。這不僅體現(xiàn)在參政議政方面,在各個領域,華人都取得了亮眼成績。經過辛苦打拼,老一輩華僑華人在異國他鄉(xiāng)扎下了根。華人家庭很重視子女教育,華二代、華三代受教育程度高,突破了祖輩以“三把刀”為主的傳統(tǒng)行業(yè),成為“三師”(工程師、醫(yī)師、會計師)和“三家”(科學家、企業(yè)家、發(fā)明家)。他們將東西方的優(yōu)秀價值觀融合在一起,更主動地融入當?shù)刂髁魃鐣┱共湃A和抱負。

  中新社記者:華僑華人在溝通中國與世界方面有何優(yōu)勢?應如何助力中美民間交流?

  張振江:在溝通中國與世界的過程中,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華僑華人顯示出“中華根性”“在地性”和“跨國性”的特征。“中華根性”指的是他們無論身處何地,血脈中總有著中華文化的特質,諸如敬祖愛鄉(xiāng)、抱團互助、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等?!霸诘匦浴敝傅氖撬麄兡苋豚l(xiāng)隨俗,具有善于學習、積極融入、落地生根和貢獻當?shù)氐膽B(tài)度?!翱鐕浴敝傅氖撬麄兝谩爸腥A根性”和“在地性”的能力與特長,不僅將中國與住在國聯(lián)系起來,也將住在國與整個世界聯(lián)系起來,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踐行者和獲益者。

當?shù)貢r間2023年11月10日,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夜市人頭攢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舊金山舉行,當?shù)靥迫私峙e辦包括夜市在內的多場活動,以吸引與會者、游客和市民的光顧。劉關關 攝

  華僑華人擁有廣泛的商貿網絡、資金和人脈,未來可以繼續(xù)擔當中美往來暢通、友好交流的橋梁。華僑華人在積極融入當?shù)刂髁魃鐣耐瑫r,也可以發(fā)揮融通中外、熟悉住在國文化和社會的優(yōu)勢,成為美國民眾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增進兩國民間交往。(完)

  受訪者簡介:

  張振江,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東南亞研究》雜志社社長兼主編。畢業(yè)于新疆伊犁師范學院,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史博士,中山大學中外關系史博士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政治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等。目前從事國際關系歷史與理論、亞太國際關系、東南亞區(qū)域合作、跨國移民、華僑華人等研究。

【編輯:張子怡】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