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2020最新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毛片免费看148部
本頁位置: 首頁財經中心能源頻道

參與智利礦難救援中國人回顧:避難設計是關鍵(2)

2010年10月21日 10:48 來源:新京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新京報:救生艙有多大?

  郝恒:總高4米多,艙內也有兩米多高,重460公斤。艙體采用的是網狀墻,通風。像我身高1米72,體重不到130斤,站進去很寬松。

  新京報:據你了解,萬一救生艙被卡住,救援方有應對措施嗎?

  郝恒:有,救援人員介紹,救生艙內安裝了呼叫設備,據說礦工還會配備安裝攝像頭的頭盔,如果被卡住可以與地面保持聯(lián)系。此外救生艙還準備了小氧氣袋。

  【目睹救援】

  救生艙先空載試驗

  新京報:救援持續(xù)了超過24小時,你一直在現場嗎?

  郝恒:是的,因為我必須隨時待命,應付可能出現的突發(fā)情況。

  新京報:據你觀察,救援隊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郝恒:12日,救援方在井口搭起了一個五個腿的架子,把卷揚機準備好,做了空載救生艙的實驗。

  10月13日,我5點就起來了,因為我也需要和救援隊保持一致,在機器旁待命。

  在正式救援前,救援隊上下空載了三四次救生艙。此外,還要先送五名救援人員下礦井,為礦工檢查身體,并講解如何操作救生艙。

  新京報:第一名礦工救援花了多久?

  郝恒:第一次從放下膠囊到拉上來共花了將近50分鐘。因為中間要等救援人員講解怎么操作救生艙等,花了點時間。后來快多了,17分鐘后就能放下去,快的9分鐘就拉上來一個。

  新京報:第一名礦工升井時,現場什么反應?

  郝恒:礦工是帶著特制墨鏡出來的,大家都很激動,歡呼和掌聲一片。第一個人順利出來,意味著所有人得到救援的希望非常大,很多人都掉了眼淚。

  我因為要守在駕駛艙里,沒法出去和大家一起慶祝,就鳴笛表示祝賀。看到礦工和家人們抱頭痛哭,我心里也特別激動,我從沒類似的經歷,那種感覺說不出來。

  新京報:最后一名礦工升井,你們也才能松口氣?

  郝恒:還不行,底下還有五個救援人員呢。第二天快九點時,最后一名礦工升井,到了十一點才把所有人都拉上來。

  那里晝夜溫差大,晚上凍得厲害。但晚上光線有利于礦工眼睛恢復,所以晚上大家加班救援,一半以上的礦工是晚上救出來的。

  【應急設計】

  避難所、救生點起作用

  新京報:這次救援成功,你認為最關鍵的一點是什么?

  郝恒:我也和當地的救援專家簡單交流過,我們都認為最重要的是開始被困在地下的17天,礦工們熬了過來,此后的救援就是時間長或短的問題了。當地礦道有許多針對礦難的設計,這成為礦工逃生和生存下來的關鍵。

  新京報:具體請你介紹一下。

  郝恒:我看過他們在礦道里的錄像,圣何塞銅礦的礦道是彎曲的,連小型的卷揚機都進不去。專家說這樣的好處是,除了暫時阻斷坑道通路外,在礦內其他區(qū)域的人員不會立即遭遇掩埋窒息威脅。

  礦道里井下緊急避難所,礦工就是躲在那里逃過礦難的。

  此外,在礦道內每隔數十米就設有一個救生點,儲存了水和食物。正是依靠礦井內多個救生點,加之經驗豐富的工頭對食物進行了合理分配,礦工們才堅持了如此長的時間。

  這些都很有借鑒價值。

參與互動(0)
【編輯:宋亞芬】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