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近年來已經逐步擴展到減債、免關稅、鼓勵相互投資、開展人力資源開發(fā)合作、開展旅游合作、密切文化交流等諸多方面,使得雙方有了更為務實的合作基礎。
政府應規(guī)劃對非經貿政策
近年來,中國政府已經將著力點轉向如何消除所謂的“新殖民主義”偏見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據本刊了解,就在中非合作論壇召開前的一周,相關部門還在北京市昌平區(qū)舉行研討會,就如何推進中非新型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進行最后的“熱身”。
一些與會學者認為,在非洲,存在一些非洲人對中國商人心存疑慮的事實。在毛里求斯和父親一同經營一家中國雜貨店的廣東商人明云告訴記者,近五六年來,盡管當地人的消費水平決定了他們仍然離不開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但她感覺自己在當地已經不如以往“吃香”了。
去年上半年曾經引起美歐不滿的中國紡織品大量出口事件,也同時發(fā)生于中非之間。
面對大量中國商品,部分利益受到影響的非洲人開始失去耐心!氨緛恚侵尴Mc中國達到的雙贏格局是,非洲歡迎中國貨進來,同時幫助非洲發(fā)展壯大其薄弱的工業(yè)體系。”陶勇說,但在中國貨大批進入的同時,后一事項卻仍然滯后。
同時,由于對非投資缺少門檻限制,政府也還缺少對企業(yè)的政策引導和當地背景介紹,很多投資者把在國內運營的一套規(guī)律“移植”于非洲,也在當地引起一定程度的反感。
按照陶勇的說法,作為私企商人,利益最大化是利潤,這與國家利益最大化不可避免有著一定的矛盾。在這方面,英法兩國政府長期以來在政策、法規(guī)上對前往非洲投資的商人進行引導的方法,中國政府似可借鑒。
在昌平區(qū)召開的研討會上,學者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政府應盡快出臺相應的對非投資管理辦法。而據本刊了解,商務部已經開始就這一問題向學界征求意見。
在學者看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思路并不復雜,那就是盡量擴大雙贏范圍,縮小單贏范圍。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楊中旭)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