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大觀“為有源頭活水來”走進昆明 三代藝術家薪火相傳

分享到:
分享到:

民歌大觀“為有源頭活水來”走進昆明 三代藝術家薪火相傳

2025年01月22日 21:3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wǎng)昆明1月22日電 (黃興鴻 傅凌錕)22日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中國北方傳統(tǒng)小年。民歌大觀第30期“為有源頭活水來”云南經(jīng)典民歌音樂分享會走進繁花盛開的“春城”昆明,由享譽國際的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胡松華及其愛徒格桑頓珠、和艷麗等傾情獻唱,帶領觀眾領略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風采,彰顯民族音樂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1月22日,《藏族弦子》演出現(xiàn)場。主辦方 供圖

  本期民歌大觀在胡松華的悠揚《贊歌》中拉開帷幕。胡松華1931年生,從藝近70年,他首唱、演唱的《森吉德瑪》《草原上升不落的太陽》《吉祥酒歌》《塔吉克牧人之歌》《歡騰的苗山》等歌曲成為中國民族聲樂經(jīng)典之作。

  胡松華很早就與云南結(jié)緣。1950年,年僅19歲的胡松華跟隨中央民族訪問團用腳步丈量云南大地,與當?shù)孛癖娡酝⊥瑒趧油栉?,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1979年,中國首部音樂故事影片《阿詩瑪》公映,男主角“阿黑”的全部唱段均由胡松華完成,經(jīng)久傳唱。

  為保護和傳承民族音樂,胡松華在摯友黃維崧支持下,于2000年在廣東珠海開班,全國挑選十余名邊疆民族學員,以“廣學古今中外法,扎根邊疆保原真”的教學理念,開展為期3年的免費培訓,希望他們能成為民族音樂優(yōu)秀的歌唱人才。出生于云南迪慶的藏族小伙格桑頓珠和麗江納西族姑娘和艷麗幸運入選。

  格桑頓珠與和艷麗沒有辜負胡松華的栽培,均成為云南省著名歌唱家。此后,兩人結(jié)為志同道合的夫妻,不忘師恩、銘記師訓,于2018年在云南省花燈劇院、云南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成立民族音樂傳承發(fā)展工作室,相繼招收納西族、藏族、傈僳族、彝族、普米族等各民族學生20余人。

  本期民歌大觀中,格桑頓珠演唱藏族民歌《高唱酒歌》,與好友扎西合唱《藏文字母歌》;和艷麗帶領學生演繹納西族民歌《呀哈里》;學生分別演唱了《藏族弦子》《瓦器器第一腳》《瀘沽湖情歌》《趕豬調(diào)》《阿尺木刮》等藏族、納西族、傈僳族民歌。

1月22日,演員演繹《瓦器器第一腳》。主辦方 供圖

  截至目前,夫妻二人的工作室共尋訪記錄400余首云南各民族民間音樂;帶領學生參加“千鄉(xiāng)萬里行,惠民下鄉(xiāng)演出”活動、“迪慶州非物質(zhì)文化進校園”教學演出等。他們學生的作品獲得眾多榮譽。

  參加本期民歌大觀的藏族學生此里此姆稱,畢業(yè)后想追隨老師,留在工作室,繼續(xù)做好民族音樂傳承工作。

  和艷麗介紹,一部分學生已考上本科,工作室繼續(xù)支持學生的全額學費,承擔民族民間音樂的重要教學工作,今后會堅定不移地做好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

1月22日,格桑頓珠(左)與和艷麗(中)介紹工作室情況。主辦方 供圖

  胡松華希望后輩們久久為功,扎實邁進,祝他們前路綻放成功的鮮花。

  “民歌大觀”云南民歌展演系列活動由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新聞網(wǎng)、中國新聞社云南分社主辦,旨在通過向海內(nèi)外受眾展示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打造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推廣民族文化的知名品牌和跨國文化交流推廣的優(yōu)質(zhì)載體,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自2022年推出至今,全網(wǎng)播放量已逾4.3億次。(完)

【編輯:王超】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