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慰在线免费,国产午夜精品久久精品,日本高潮A级按摩中文片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教你如何保養(yǎng)容易受損的零部件(圖)

2010年08月19日 13:30 來源:愛卡汽車網(wǎng)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電氣插接件

  汽車上除了極少數(shù)重要的電氣插接件采用金觸點,其余大部分接頭都采用銅-鋅合金,在正常情況下,它的可靠性是有保障的,但如果車子長期在高溫、高濕、顛簸的環(huán)境下運行,這些接頭就有可能產(chǎn)生松動、銹蝕、接觸不良等故障,而一些稀奇古怪的電氣故障也大多由此而產(chǎn)生。

   因此,在例行保養(yǎng)時,應著重檢查車上的電腦、傳感器、噴油嘴等部件的接頭。

  底盤部分

  從使用的角度來看,底盤部件實際上比發(fā)動機更容易出問題,但在例行保養(yǎng)時,很多人往往忽視了對底盤部件的檢查。底盤容易產(chǎn)生故障的部位主要集中在:

  1、減震器:漏油是減震器損壞的先兆,另外,在壞路面上行駛顛簸明顯加劇或制動距離變長也是減震器損壞的征兆。

  2、懸架控制臂膠套:膠套損壞后車輛將出現(xiàn)跑偏、打擺等一系列故障,即使做四輪定位也無濟于事。如果仔細檢查底盤,膠套損壞很容易發(fā)現(xiàn)。

  3、轉(zhuǎn)向拉桿:轉(zhuǎn)向拉桿松弛是一個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在例行保養(yǎng)時,一定要仔細檢查這一部位。做法很簡單:握住拉桿,用力搖晃,如果沒有晃動,就說明一切正常,否則,就應更換球頭或拉桿總成。

  4、排氣管:排氣管是車底最容易受損的部件之一,檢修時別忘了看一眼。尤其是帶三元催化器的排氣管,更應仔細檢查。

  5、萬向節(jié)防塵套:別小看萬向節(jié)外面的防塵套,它不僅有防塵作用,還能防止萬向節(jié)周圍的潤滑脂流失,防塵套一旦破損,潤滑脂很快就會流失,由于干磨,萬向節(jié)很容易損壞。

  輪胎

  要注意定期更換輪胎,一組輪胎再耐用,也不能使用一輩子,有些人工作輕松,車子的使用頻率較低,一組輪胎使用幾年之后,胎面花紋表面上是完好無損的,但實際上輪胎的性能也會隨年期的增加而慢慢老化,質(zhì)量逐漸降低,如果沒有認識這一點,自以為“表面看起來好好的”就表示輪胎沒問題那是錯誤的看法。

  保養(yǎng)輪胎時,首先清除胎紋里的石子等夾雜物,檢查外胎有無鼓泡、層、裂傷、變殂、老化等故障;其次在拆卸輪胎時,對輪輞進行除銹,檢查內(nèi)胎和襯帶有無損傷或摺皺現(xiàn)象,按規(guī)定氣壓充氣,進行輪胎翻邊或換位。另外,檢查輪胎與翼板、車箱底板、鋼板彈簧、擋泥板等有無摩擦碰掛現(xiàn)象。

  蓄電池

  蓄電池是電氣系統(tǒng)中的關鍵,在汽車上,使用了大量的電氣裝置,蓄電池工作不正常,將影響許多裝置的性能。例如在自動變速器的汽車上,如果蓄電池不正常,將使這種汽車不能起步。因此,必須始終能獲得穩(wěn)定的供電。

  檢查蓄電池液面時,如果液面位于上下2條刻線之間則認為合適。同時也應該檢查各槽的液面差。如果液面不足,可以擰下蓄電池上面的蓋,倒入蒸餾水補足液面。

  檢查蓄電池的接線端子,使用鐵刷子刷除接線端子上的積污。如果接線卡箍嚴重污損,可以用砂紙順著內(nèi)壁擦動,磨掉污物。

  剎車片

  通常我們會以儀表板上剎車警示燈是否亮起作為該換剎車蹄片的判斷依據(jù),但這是最后底線,如果到這時才換,已經(jīng)相當危險。

  要提醒您的是,雖然所有車輛都有這種警示系統(tǒng),但有的是直接感應剎車蹄片的厚度,有的則是在剎車蹄片已經(jīng)完全磨完,剎車液因此極端下降,才會使警示燈亮起。如果是后者,等到警示燈亮起,剎車片金屬底座與剎車碟已經(jīng)處于鐵磨鐵狀態(tài),這時,會在車胎靠近輪圈邊緣看到晶亮的鐵屑。因此,在每次進廠保養(yǎng)時都要檢查剎車片是否能用,并提早換掉接近壽命底限剎車片,而不要只相信警示燈。

參與互動(0)
【編輯:李建宗】
    ----- 汽車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