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在平臺上買賣二手車也有“坑”
如今,在電商平臺買賣二手車已經成為一種“時髦”,殊不知,這種脫胎于二手車市場交易方式的新型電子商務仍然有很多“坑”,消費者在二手車交易過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自身權益受到危害。
又到一年“3·15”。本期,北京青年報記者羅列了目前平臺二手車交易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以饗讀者。在這里,我們沒有明確哪家二手車電商平臺問題最多,也沒有特指某一平臺問題已經到了聳人聽聞的地步?傊窆献佣周、人人車、優(yōu)信二手車和淘車網等電商平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買車
平臺價格有時也虛高
一句廣告語“沒有車商賺差價”,讓很多買二手車的消費者以為,在平臺購買二手車一定會比二手車市場買車便宜。實際上,在平臺買二手車同樣有被“坑”的可能。
很多消費者可能不了解,在平臺上的數以萬計的二手車車源,大部分已經和原車主簽訂了買賣合同,其中合同背書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如果低于某一個價格,原車主可以拒絕進行交易。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在平臺買二手車,如果談定的最終價格低于背書價格,可能無法成交。從這一點上講,平臺二手車價格有時也會虛高。
要避免這一點,消費者還要多了解二手車行情,特別是其新車價格的變化,其次要從車況上多了解常見問題,以便在看車的時候特別注意。
檢測一致性不高
眾所周知,二手車是非標準化產品,每一輛二手車的車況千差萬別,即使是同樣年份同樣款型的兩輛車型,因為不同人駕駛習慣的不同,其車況也千差萬別,如果按照一個標準進行檢測,一些隱形問題仍然難以覺察。
而目前大部分的二手車商業(yè)平臺,聘用了數以千計的評估師,這些評估師水平不一,一些資深評估師根據經驗檢查車況,特別是對于重點部件,會特別注意。而一些評估師新手,一般會完全按照技術要求進行評估,需要重點檢查的部件容易被忽略,一些隱形問題反倒難以發(fā)現(xiàn)。
這里提醒消費者,在平臺購買二手車,不要太把二手車檢測報告看得太重要,因為其中一些技術指標,一般消費者可能也看不懂,而一些需要了解的問題,反倒體現(xiàn)的不夠明晰。
金融貸款利率高
大概在幾年前,爆發(fā)式增長的二手車金融貸款曾經讓二手車行業(yè)風生水起,但是此后逐漸收緊的金融政策開始讓二手車行業(yè)金融資金逐漸吃緊。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年輕消費者的買車需求,二手車金融公司一般會采取同業(yè)拆借的策略獲取資金,資金成本居高不下。為了降低消費者的還款壓力,汽車金融公司往往會設計多種還款方式,正是由于這一原因,很多二手車單筆貸款綜合年利率普遍超過20%,有一些甚至達到了28%。當然,這一高利率不會全部體現(xiàn)在貸款合同中,而是隱藏在整個貸款流程中,通過貸款手續(xù)費、保險費、信用查詢費等方式進行分攤,以便誤導消費者,吸引消費者貸款購買二手車。
目前,像人人車、優(yōu)信二手車、瓜子二手車等等大部分的二手車平臺主營二手車業(yè)務盈利能力還較差,二手車金融貸款是其利潤的重要來源。
賣車
并不是沒有中間商
二手車電商平臺成立的初期,確實交易過程中沒有中間商,而如今為了獲得更好的賣車體驗,平臺上已經簇擁著大量的二手車商,一些平臺甚至主動發(fā)展下線從平臺上抓取二手車車源,因此所謂的“沒有中間商”這一提法,已經成為過去式。
現(xiàn)在,一些二手車電商平臺推出“保賣”業(yè)務,消費者在平臺賣二手車,平臺可以預付80%的車款,最后成交后再支付全款。但是一般“保賣”合同中也會明確,如果20天內無法賣車,消費者又不愿意拍賣或者低價出售,車輛將“原路退回”,消費者需要返還預付車款。
這里提醒消費者,整個交易如果最終沒能成交,對于消費者而言,不僅要接待“平臺”上門檢測,之后又被買車人“騷擾”了多次,心里還是會很不舒服的。
業(yè)務員“傳車”很普遍
實際上,國內二手車市場,業(yè)務員暗度陳倉“傳車”的現(xiàn)象很普遍,如今這一做法已經傳導到了二手車電商平臺。
目前,資本性的二手車電商平臺,家大業(yè)大,業(yè)務員一般都是按照業(yè)務量進行提成,一些業(yè)界的“老油條”加入其中后,一般會把較好的車源,想方設法的推給別的二手車公司,這樣既能拿到高于提成的傭金,也能盤活業(yè)界資源。
對于賣車的車主而言,碰到這種情況,一般很難選擇,因為一邊是高價格,一邊又是知名電商平臺,實難權衡,只能最終看誰“服務”好了。
成交率并沒有想象的高
如今交易一輛二手車越來越復雜。一輛二手車,因為環(huán)保、地區(qū)、年份的差別,可能在不同地區(qū)市場有天壤之別,因此真正要成交一輛車,其成本是超乎想象的。
對于大部分二手車電商平臺而言,成交率往往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成交率高,意味著交易成本低;如果成交率低,業(yè)務人員忙前忙后評估、帶人看車,都會成為巨大的成本支出。而實際上,隨著各地限行限購,汽車的政策千差萬別,交易成本也是水漲船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車商向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露,他們曾經向某平臺以個人身份上傳了10款二手車,在交易期內幾乎沒有一輛賣出。這位車商補充說:“我能上傳平臺出售車型,價格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最終沒能成交足見平臺的成交率并沒有鼓吹的高!
總之,電商平臺是二手車行業(yè)的新事物,為當下的二手車交易便利化做了巨大的貢獻,但是與此同時,平臺為了打響知名度,進行平臺導流,耗費了大量的資金,而在深挖二手車市場內生動力方面做得卻不盡如人意。
如今,新車市場光環(huán)已退,二手車市場方興未艾,二手車電商平臺亟須從交易本身入手,給消費者一個良好的買賣二手車體驗,才是二手車電商發(fā)展的王道。
文/本報記者 何登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