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先生视频下载,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爱情岛亚洲品质网站入口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雷諾、日產和戴姆勒 汽車業(yè)新“三國”如何演義
2010年04月09日 07:50 來源:新華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雷諾-日產和德國戴姆勒4月7日在布魯塞爾簽署協(xié)議結成同盟,三方將相互參股擴大戰(zhàn)略合作。在群雄逐鹿、硝煙彌漫的全球汽車制造舞臺上,雷諾-日產和戴姆勒組建的新“三國”又將如何演義?

  拉開產業(yè)重組大幕

  雷諾-日產總裁卡洛斯·戈恩接受法國《世界報》采訪時說,雷諾—日產與戴姆勒結盟拉開了汽車業(yè)重新布局、走向更多聯(lián)合的大幕。他認為,在汽車業(yè)受經濟危機重挫、市場競爭加劇的形勢下,任何一個汽車制造商都應追求產品類型和市場的多樣化,或尋求戰(zhàn)略重組!拔也徽J為一個每年生產二、三百萬輛汽車的廠商可以獨自應對今天的挑戰(zhàn)。”

  經濟研究機構環(huán)球透視分析師卡洛斯·達·席爾瓦說,雷諾—日產與戴姆勒結盟之舉非常恰當,因為在當前形勢下,雙方都沒有太多選擇。在世界著名汽車公司中也不乏結盟的先例:德國大眾與日本鈴木牽手,韓國現(xiàn)代與起亞聯(lián)姻,意大利菲亞特與美國克萊斯勒合作。

  業(yè)界分析人士認為,雷諾-日產與戴姆勒之間具有相當強的互補性。戴姆勒的SMART和奔馳小型車贏利乏術,亟須合作伙伴;雷諾則可以提供技術和生產平臺,幫助戴姆勒研發(fā)新一代小型車。而對于開發(fā)高端產品并不成功的雷諾來說,聞名世界的奔馳系列具有很大吸引力,而戴姆勒在機械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也同樣極具競爭力。

  雷諾公司在結盟后發(fā)布的新聞公報中說,三家汽車公司將在小型車、電動車、發(fā)動機和環(huán)保技術等方面展開長期合作。業(yè)界分析人士認為,作為未來市場的主打產品,混合燃料車、小型車和電動車將會是此次合作的重點。

  法國巴黎一家汽車研究機構的負責人貝爾納·朱利安認為,雷諾—日產尋求結盟來聯(lián)合研發(fā)混合燃料車和電動車,不排除不愿獨自承擔研發(fā)項目失敗苦果的意圖!叭绻胪瑫r開發(fā)多個產品,一個人是做不來的!

  尋求新的合作模式

  雷諾與日產1999年3月份結盟,成為近十幾年來汽車行業(yè)最成功的合作典范之一。標致雪鐵龍集團新聞官于格·迪富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汽車行業(yè)主要合作方式有兩種:一種像雷諾與日產那樣,通過控制股權形成“并購式”合作;另一種是短期“項目式”合作,即兩家企業(yè)簽訂合作合同,合作結束,合同也中止。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戴姆勒多次尋求“并購式”合作,曾與日本三菱、美國克萊斯勒、韓國現(xiàn)代合作,但均以失敗告終。這次戴姆勒與雷諾—日產將采取簡單的合作方式,即三方一起討論合作項目。雖然根據協(xié)議,雷諾和日產將分別持有戴姆勒公司1.55%的股權,戴姆勒公司分別持有雷諾和日產3.1%的股權。但實際上,股權交易僅具象征意義,結盟協(xié)議的核心內容在于三家汽車公司將在小型車和發(fā)動機研發(fā)等領域展開廣泛合作。

  雷諾-日產總裁戈恩也說,與戴姆勒的合作不會沿用雷諾—日產模式。他說,戴姆勒與雷諾—日產不會互換管理團隊和董事會成員。戴姆勒將利用雷諾—日產現(xiàn)有工廠,雙方不會另外組建新的合資工廠。

  瞄準新興汽車市場

  在歐洲汽車市場上,德國大眾排名第一,法國標致雪鐵龍緊隨其后。雷諾-日產與戴姆勒結盟后可以借力進入德國市場,與這兩家公司抗衡。

  迪富爾說,2009年歐洲車市低開高走,但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取消購車補貼政策,2010年歐洲車市前景不容樂觀。全球車市新的增長點將出現(xiàn)在新興市場。因此,多數汽車制造商都將目光瞄準亞洲和南美洲,特別是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迪富爾認為,雷諾—日產與戴姆勒結盟可以幫助雷諾加快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

  雷諾公司在新聞公報中也說,公司在結盟后將著眼未來,加強區(qū)域性合作,尤其是在美國、中國和日本市場上的合作。

  對于雷諾—日產與戴姆勒的結盟是否成功,不少業(yè)界人士持觀望態(tài)度。首先雷諾公司本身目前困難重重,去年損失30億歐元,市場對其推出的新車型也反響平平。此外,雷諾除持有日產股份外,還持有伏爾加汽車制造廠股份,旗下還有羅馬尼亞達契亞和韓國雷諾三星兩家分公司。面對如此龐大復雜的體系,如何籌集資金,如何進行有效管理,對雷諾-日產公司來說都將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